
(1) [with twisted roots and gnarled branches]∶[樹根或樹枝]盤繞交錯
其樹千尋,文理盤錯。——《拾遺記》
(2) [complicated to deal with]∶用來比喻事情錯綜複雜
(1).交雜紛陳。 漢 劉向 《說苑·反質》:“酒食珍味,盤錯於前。”
(2).盤繞交錯。 晉 王嘉 《拾遺記·周靈王》:“得崿谷陰生之樹,其樹千尋,文理盤錯。”
(3).見“ 盤根錯節 ”。
“盤錯”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主要含義: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例句,可參考《拾遺記》《說苑》等文獻,或查閱詞典中的具體用例。
《盤錯》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形容人在處理事情時出現錯誤或者失誤。
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玄,并且由玄部8畫組成。
《盤錯》的來源可以追溯至《莊子·鄧析》篇:“鄧析吹篪歌有言曰:‘夫鄧析者,世稱之為盤錯。”意為鄧析(古代樂器名),被人稱為"盤錯"。
繁體字為「盤錯」。
在古代,漢字寫法經曆了許多變化。盤錯的古代寫法中,「盤」字的上半部分是一個突起的象征物品,下半部分則是密細的纖維或線,表示人們在處理事情時糾結和錯綜複雜;「錯」字由「千」和「夭」組成,「千」表示糾纏的狀态,「夭」表示出入的動作。
1. 他在工作中盤錯了訂單,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2. 這位廚師盤錯了菜品,給客人帶來了困惑。
3. 這本書的頁碼被盤錯了,需要重新整理。
1. 盤算 - 意思是仔細考慮并計劃。
2. 盤點 - 意思是對貨物或財物進行清點。
3. 盤踞 - 意思是占據,霸占。
近義詞包括:失誤、錯誤、疏忽。
反義詞包括:正确、準确、無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