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沖日的意思、沖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沖日的解釋

天文學名詞。謂外行星運行到與地球太陽成一直線。《清史稿·時憲志三》:“土星行次輪會日,衝日各五十七次。”《清史稿·時憲志三》:“ 明 萬曆 間,西人 第谷 測木星三次衝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沖日是天文學術語,指地球軌道外側的行星、小行星或彗星運行至與太陽黃經相差180度的位置,此時天體與太陽分别位于地球兩側,呈現“日—地—天體”直線排列的天象。該現象因天體與太陽“相沖”而得名,是觀測外行星的最佳時機。

形成原理與觀測特征

沖日發生時,天體距離地球較近,反射的太陽光抵達地球的路徑最短,因此視亮度達到一年中的峰值。以木星沖日為例,其視星等可達-2.9等,比平日增亮約30%。此時天體整夜可見,日落後從東方升起,午夜位于天頂,日出時在西方落下。

相關術語辨析

《中國天文術語标準》将“沖”分為兩類:

  1. 嚴格沖日:天體黃經與太陽精确相差180度;
  2. 近似沖日:黃經差在180°±5°範圍内。

    而“合日”則指天體與太陽黃經相同,兩者不可混淆。

引用來源

  1.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天文學名詞》
  2. 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礎天文學》
  3. 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天體現象詞條

網絡擴展解釋

沖日是天文學中的一個重要現象,具體定義及特點如下:

一、定義

沖日是指從地球觀測時,某天體與太陽的黃經相差180度,即天體、地球、太陽三者近似處于一條直線,且地球位于中間位置。此時天體與太陽分别在地球兩側,形成對望狀态。

二、形成條件

  1. 天體類型:僅適用于地外天體(如外行星、小行星等),因為地内行星(如水星、金星)軌道在地球内側,無法形成沖日。
  2. 軌道關系:需滿足天體與地球公轉軌道平面的接近性,确保三者共線可能性。

三、觀測特點

四、相關概念

示例說明

火星沖日時,其表面被太陽完全照亮,類似“望月”狀态,此時通過望遠鏡可清晰觀測火星極冠等特征。


以上内容綜合了天體位置、觀測條件及實際案例,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行星沖日時間表,可參考天文年曆或專業觀測指南。

别人正在浏覽...

白話戲白雲人背本褊狹弊帚自珍伯鹩巢軒晨正吃不了兜着走崇基傳位出錯蹙沓達名等臂天平頂門兒定命寶琺琅質風雷之變貴功椁席寒品龢協宏碩洄水将蝦釣鼈焦竭交捽驚惋矜牙舞爪九廻糾拿蠲緩酷肖煉骨鐐铐轹刍麗句清詞流荒柳莺花燕露原形沒皮柴面有難色米麥迷人眼目木變石淺固切問取進止日冠森嚴壁壘傷折蜃器絁紬手線屬詩襚衣泰治逶移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