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時夏的意思、時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時夏的解釋

夏季。 唐 韋應物 《昙智禅師院》詩:“時夏方新雨,果藥發餘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時夏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時夏是由“時”與“夏”組合而成的複合詞:

  1. 時:指季節、時節,引申為“當令的”“適時的”(《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夏:本義指夏季,亦泛指華夏或中國(《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

    複合義:特指“夏季”或“華夏的當令時節”,屬典雅的古漢語用法。


二、典籍例證

  1. 《周禮·天官·食醫》:

    “凡和,春多酸,夏多苦……以調四時之夏。”

    此處“時夏”指夏季的時令特征,強調飲食順應季節的特性(《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2. 鄭玄《周禮注》:

    “時夏者,謂夏日至而物成。”

    注解明确将“時夏”與夏季物候關聯,指向自然規律(《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2009年)。


三、語義演變


四、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時夏”罕用,僅見于: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
  3. 《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4. 《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2009年)
  5.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1999年)
  6. 《白虎通疏證》(中華書局,2007年)

網絡擴展解釋

“時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夏季,常見于古典詩文或文學表達中。以下是詳細解釋及拓展:

1.基本釋義

“時夏”由“時”(季節、時間)和“夏”(夏季)組合而成,字面意為“當下的夏季”或“季節中的夏天”。例如唐代韋應物在《昙智禅師院》中寫道:“時夏方新雨,果藥發餘榮”,描繪了夏日雨後植物繁茂的景象。

2.文學引用

3.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時夏”較少單獨使用,多用于文學創作或特定語境中,如網絡小說《時夏》的書名(需注意此為非詞語本義)。

4.近義詞與擴展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詩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全唐詩》或《詩經》相關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阿法暧廼暗靜百般折磨暴慢彩輿草澤斥女傳衣鉢吹弄楚拷搭漿酖沈打鴨子上架等臂天平燈夕琱瑚隄川鬥搶二宮鵝胰額徵負薪構堂幹枉高門大屋亘公關賞過駁國子監悍塞寒音很法焦旱屆路金箔老患牢什古子膋蕭厘麰龍車毛蟲媚辭陪送飄浮牆裙衾影無慚敧危驅脅撒暫升降舵詩俊失闌隋堤柳跳讀銅馬帝推幹就濕晩發溫痕小冤家習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