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看到事物的苗頭而能認識和察見事物的本質和發展。《宋史·常安民傳》:“惟識微見幾之士,然後能逆知其漸。” 明 李贽 《史綱評要·宋紀·哲宗》:“如 常君 者,真識微見幾之士也。”參見“ 識微 ”。
“識微見幾”是一個富有哲理的漢語成語,強調洞察事物細微征兆以預見發展趨勢的能力。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并附權威來源參考:
識微見幾(shí wēi jiàn jī)
指通過觀察事物的細微迹象(“微”)和潛在苗頭(“幾”),預見其發展動向或結果。
核心内涵:
權威釋義來源:
《漢語大詞典》指出,“幾”通“機”,意為“事物變化的征兆”,成語強調“洞察事物苗頭,預判發展趨勢” 。
《現代漢語詞典》補充其近義為“見微知著”,均體現由小見大的智慧 。
“幾”的概念源于《周易·系辭下》:“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指事物變動的微小征兆,蘊含吉兇預兆(《中華成語大辭典》) 。
《宋史·宋祁傳》載:“識微見幾之士,睹未形則知著。”體現對未顯之勢的預見力 。
多用于贊譽對政治、商業或社會趨勢的敏銳預判(如:“他識微見幾,提前布局新興産業”)。
《朱子語類》雲:“須是識微見幾,方得事理分明。”強調洞察先機的重要性 。
近義成語 | 反義成語 |
---|---|
見微知著(見小知大) | 後知後覺(遲鈍不明) |
未雨綢缪(防患未然) | 臨渴掘井(事急方動) |
權威參考來源:
“識微見幾”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shí wēi jiàn jī/jǐ(“幾”為多音字,此處讀作jī),意為通過觀察事物的細微迹象,預見其本質和發展趨勢。
基本含義
指能夠從微小的征兆中洞察事物的本質和未來走向,強調敏銳的觀察力和預見性。例如,清代陳康祺在《郎潛紀聞》中提到:“是時海禁初開,恭恪此奏可謂識微見幾”。
出處與用法
近義詞與結構
多音字注意
該成語常用于褒揚人的洞察力,需結合語境判斷讀音。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宋史》或清代文獻。
飽覽抱舋八體變飾秉誠桲羅垂弧楚水巴山摧毀達到岱泰當百當塗高擔認钿籠吊頸短狀多口相聲放諸四海而皆準風塵外物負雀寒冬酣燕橫索桓宮皇莊華色糊裡糊塗或疑僦舍考妣壼術埒才角妙陵谷鱗構留運螺填妙氣敏遜驽騾抛射飄茵強食錢塘湖窮途潦倒囚室尚自襂纚韶英食囊士胄霜苞霜信輸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宋子潭奧聞譽鄉壤謝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