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十死的意思、十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十死的解释

(1).本指十种情况必死,引申为极端危险。《六韬·战车》:“ 武王 曰:‘十死之地奈何?’ 太公 曰:‘往而无以还者,车之死地也;越絶险阻,乘敌远行者,车之竭地也……此十者,车之死地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过漂渚而寄食,託芦中而渡水。届於七泽,滨於十死。”

(2).指犯十次死罪。言其多。《周书·李穆传》:“ 太祖 美其志节,乃叹曰:‘人之所贵,唯身命耳, 李穆 遂能轻身命之重,济孤於难……’乃特赐铁券,恕以十死。”《新唐书·桓彦范传》:“时 武三思 以迁太后衔恚……五月,加特进,封 扶阳郡王 ,赐姓 韦 ,同后属籍,锡金银、锦绣,皆以铁券恕十死,令朝朔望。”

(3).死十次。夸张说法。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盗侠》:“ 黎 唯而趋入,拜伏曰:‘向迷丈人物色,罪当十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 聂小倩 ﹞欢喜谢曰:‘君信义,十死不足以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十死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概念源自古代社会制度与宗教文化,具体释义如下:

一、古代刑罚制度 指中国古代十种可判死刑的重罪,最早见于《唐律疏议》,包含谋反、谋大逆、谋叛等危害皇权的罪行,该制度被宋元明清历代法典沿袭。这类死刑判决需经中央司法机关覆核,体现古代"慎刑"思想。

二、危险程度描述 作副词使用时表示"极度危险",常见于"十死一生""十死之地"等成语,如《汉书·爰盎传》记载"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哭甚哀。盎曰:『陛下居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解衣,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夫曾参以布衣犹难之,今陛下亲以王者修之,过曾参远矣。且陛下迁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过,有司宿卫不谨,故病死。』於是上乃解,盎由此名重朝廷。"此处"十死之地"形容险恶处境。

三、佛教术语 在《大智度论》中特指修行者可能堕入地狱的十种恶业,包括杀生、偷盗、邪淫等根本戒律的违犯,该释义常见于《法苑珠林》《俱舍论》等佛教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

“十死”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含义及用法:

  1. 极端危险或必死的情境
    本义指十种必死的情况(如《六韬·战车》中提到的“车之死地”),后引申为极端危险、九死一生的境地。例如:“滨於十死”(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形容身陷绝境。

  2. 多次犯死罪或免罪特权
    指“犯十次死罪”,强调次数之多,如《周书·李穆传》记载李穆因功被赐“恕以十死”,即享有十次免死特权。

  3. 夸张的修辞手法
    用“死十次”的夸张说法强调凶险程度,如:“这一次十死无生!”(例句)。


补充说明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引申义,如文学作品多用于渲染危机,历史文献则常见于免罪特权的描述。

别人正在浏览...

哀结案抏别袖避俗常服吵殃子车担耽耽逐逐丹鼎邸园胴部断黑端子督笞富室子公诚过得硬裹乱旱烟筒简册吉馆劲挺金籍揪斗獧浮局跧盔子淩烁六陵冥濛宓琴穆然募缘内嬖疲累平头正脸伽蓝香赛兰丧资山阳笛山芋神瑞诗农侍学霜风霜降熟看愬告庶襚耸目索手贪贜坏法讨捕亭鄣通简王凫五内俱崩下着协律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