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度使所自辟的僚屬。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續集·唐憲銜使頭使下》:“ 唐 制有使下禦史,謂仕於使幕之下,亦猶帶郎中而為使屬,如 杜甫 在 嚴武 幕為參謀,而帶檢校工部員外郎。”
“使屬”是一個曆史詞彙,主要與唐代官制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使屬”指節度使自行任命的僚屬,屬于地方軍政長官的直屬下屬。這一職位常見于唐代至宋代,具有臨時性和非正式編制的特點。
曆史背景
職能特點
相關延伸
“屬”在此處讀作shǔ,意為隸屬、管轄,與“使”結合後特指受節度使直接管理的下屬。
如需進一步了解唐代官制或具體案例,可參考曆史文獻《演繁露續集》等資料。
《使屬》是一個漢字詞語,可以用來指代一個人具有才能或能力,擁有某種特定屬性的狀态。
使屬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手」和「屮」。
根據筆畫計算,使屬一共有7畫。
使屬這個詞來源于古漢語,具體的來源和演變過程可能無法确定。在繁體字中,使屬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使屬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細微的差别,但整體意義保持不變。
他表現出極高的創造力和領導能力,使屬于企業的核心人才。
她天生善于表演和演講,使屬于藝術家的氣質。
組詞:使者、使用、使命、使喚。
近義詞:屬于、歸屬、具備、具有。
反義詞:無能、不具備、不屬于、非使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