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讓勗的意思、讓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讓勗的解釋

謂既責備又勉勵。《新唐書·薛萬徹傳》:“ 萬徹 在軍中,任氣不能下人,或有上書言狀者,帝愛其功,直加讓勗而已,即為焚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讓勗”(也作“讓勖”)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詞義解析

  1. 結構分析:

    • “讓”:本義為責備、責讓,如“責讓”一詞。
    • “勗”:通“勖”,意為勉勵、勸勉,如《詩經》中“以勖寡人”。
    • 組合意義:兩字結合,體現“批評與激勵并存”的行為模式。
  2. 出處與用例:

    • 出自《新唐書·薛萬徹傳》:“帝愛其功,直加讓勗而已,即為焚書。”
      此句描述唐太宗對薛萬徹的包容态度:雖知其性格缺陷,但因看重其戰功,僅以“讓勗”方式處理,甚至燒毀告狀信件。

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見,屬于文言用法,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古文研究。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用“恩威并施”“責勉結合”等替代表述。

如果需要進一步分析其他古籍用例或近義詞對比,可提供具體方向以便補充。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勗”

“勗”是一個漢字,拼音為“xù”,意思是鼓勵、激勵。該字在古代文獻中出現,現在雖然不常見,卻仍然存在于一些成語或者古籍中。

拆分部首和筆畫

“勗”的部首是力,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勗”這個字的來源較為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說文解字》這本字典。在曆史上,勗的意義是鼓勵、勸勉人們去做好事情,它是一種正面的行動。

繁體

在繁體字中,“勗”這個字的寫法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一些改變,包括“勗”字。然而,現在的“勗”字的寫法與古代并沒有太大區别。

例句

1. 他用力勗着他的朋友去追求他們的夢想。

2. 這位導演的話語勗勵了很多人勇往直前。

組詞

勗勵、勗志、激勗、撫勸、規勸等。

近義詞

鼓勵、激勵、激發、鞭策。

反義詞

阻礙、壓制、打擊、洩氣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