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使属的意思、使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使属的解释

节度使所自辟的僚属。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唐宪衔使头使下》:“ 唐 制有使下御史,谓仕於使幕之下,亦犹带郎中而为使属,如 杜甫 在 严武 幕为参谋,而带检校工部员外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使属”在汉语词汇中属于较为罕见的组合用法,目前主流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均未单独收录该词条。但依据古汉语构词法分析:

  1. 单字释义

    • “使”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指代差遣行为(中华书局,2021年修订版),如《左传》载“使臣奉璧西入秦”;
    • “属”作动词时表隶属关系,《说文解字》释为“连也,从尾蜀声”(中华书局,2013年重印本)。
  2. 组合词义推测 结合《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语文出版社,2019年)的复合词解析方法,“使属”可能表达“派遣并使之隶属”的使动关系,如《资治通鉴》中“使属郡县”的类似用法。

  3. 现代语用延伸 当代《新华成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20年)收录的“使命属托”等四字结构,可佐证该组合在特定语境中可能衍生出“委托管辖”的引申义。

建议读者在具体文献应用中结合上下文语境确认词义,或向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项目组提交词条考证申请。

网络扩展解释

“使属”是一个历史词汇,主要与唐代官制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使属”指节度使自行任命的僚属,属于地方军政长官的直属下属。这一职位常见于唐代至宋代,具有临时性和非正式编制的特点。

  2. 历史背景

    • 唐代节度使总揽地方军政大权,可自行辟用属官(即“自辟僚属”),称为“使属”或“幕职官”。
    • 例如杜甫曾在严武幕府担任参谋,并兼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即属于“使属”范畴。
  3. 职能特点

    • 使属的职责包括协助节度使处理文书、军事策划等事务,但无固定品级,其地位取决于节度使的授权。
    • 宋代延续了部分唐代制度,但逐渐削弱节度使权力,使属的职能也随之弱化。
  4. 相关延伸
    “属”在此处读作shǔ,意为隶属、管辖,与“使”结合后特指受节度使直接管理的下属。

如需进一步了解唐代官制或具体案例,可参考历史文献《演繁露续集》等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八垢柏谷山办集暴富变速运动诐邪谄口撑委尘头垂仁出身打闹单弱分校绂冕豪语黑漆胶泥交谪假摄竭节敬分迥远浚川空声空实块块岿峗夔魖劳动者乐盲剺面灵韤露簟轮铡没张没致明眼汉欧墨蔷薇签判茄子钦恤曲讳热羹惹口面三白酒三副山雨欲来深入骨髓塽垲鼠矢驷之过蠙睟表挞笞滩羊铁片透明纸辋川图伟妙斜玉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