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rbitrage;arbitration of exchange]∶在同一市場或不同市場上同時買進和賣出同一種或等量的證券、商品合同、保險單或外彙,旨在從差價中取利
(2) [straddle]∶在一個市場上購進,而在另一個市場上空頭售出
套利是金融市場中的一種交易策略,指通過利用不同市場、資産或合約之間的價格差異,同時進行買入和賣出操作以獲取無風險或低風險收益。以下是詳細解釋:
套利的核心在于“低買高賣”。當同一資産在不同市場(如不同交易所)或不同形式(如現貨與期貨)存在價格差異時,投資者通過同時買入低價标的并賣出高價标的,待價格回歸均衡後平倉獲利。例如,某股票在A交易所價格為10元,在B交易所為10.5元,投資者可買入A并賣出B,賺取0.5元差價。
巴菲特曾通過并購套利策略,在已公布的企業收購中買入目标公司股票,待交易完成後賺取價差。
套利通過捕捉市場短暫的價格失衡獲利,但需綜合考慮成本、風險及執行效率。更多案例可參考、等來源。
套利(tào lì)是指在不同市場或不同交易所之間進行的利用價格差異或信息差異來獲取收益的行為。即通過買入低價的商品或資産,然後在高價進行售賣,從而獲得差價利潤。
套利的漢字“套”由“大”和“女”兩個部首組成,共有9個筆畫;“利”由“禾”和“刂”兩個部首組成,共有7個筆畫。
套利一詞最早出現在經濟領域,該詞彙起源于國外,英文為“arbitrage”。
套利的繁體字為「套利」。
在古代文獻中,套利一詞有時候以「套利」或「套釐」的形式出現,在形狀上稍有差異,但意思相同。
1. 他利用不同國家股市的價格差異進行套利,獲得了可觀的利潤。
2. 套利是一種常見的金融操作手法,需要對市場有深入的了解。
1. 套利商: 進行套利行為的商人。
2. 套利機會: 利用價格或信息差異而産生的可以進行套利的時機。
1. 套現:指将持有的資産或商品迅速轉化為現金。
2. 投機:通過短期的交易行為追求利益最大化。
1. 投資:持有資産或參與項目,以獲得長期收益和增值。
2. 長線持有:指長期持有資産,等待其價值上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