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退食从容的意思、退食从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退食从容的解释

谓官吏品行节俭正直,仪容从容自得,可为楷模。语本《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郑玄 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於公,谓正直顺於事也。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节俭而顺心志定,故可自得也。” 朱熹 集传:“南国化文 王之 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其衣服有常,而从容自得如此也。” 宋 陈亮 《祭徐子宜父文》:“退食从容,教忠无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退食从容"是由"退食"与"从容"组合而成的汉语词组,其核心含义可追溯至古代典籍。该词多用于形容官员处理公务后举止安详、进退有度的仪态,现引申为表达处事不慌不忙的从容气度。

词源解析:

  1. 退食:典出《诗经·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毛诗注疏》释为"大夫节俭,退朝而食,从公门入私门",指官员退朝后用膳的日常场景,后衍生出官员恪守本分、清廉自持的意象。
  2. 从容:最早见于《庄子·秋水》"儵鱼出游从容",经《礼记·缁衣》"从容有常"的引申,形成举止安详、不迫促的语义,《说文解字》训"容"为"盛",暗含气度雍容之意。

语义融合:

组合后的"退食从容"在《佩文韵府》中被纳入士大夫风仪类目,清代《日知录》卷十七记载"退食从容,乃见庙堂器宇",特指官员处理政务后保持的稳重仪态。现代《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为"形容人进退有度,举止安详"的复合词。

语用特征: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与典章制度类文本,如《宋史·职官志》载监察官员需"退食从容,以彰体统",现代则常见于人物评述,如钱钟书《管锥编》评苏轼"退食从容间,尤见文士雅量"的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退食从容”是一个源自《诗经》的成语,其含义与古代官吏的品行和仪态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指官吏品行节俭正直,处理公务时仪态从容自得,被视为楷模。该成语强调官员应具备两种特质:

  1. 节俭正直:出自《诗经·召南·羔羊》中“退食自公”的典故,其中“退食”指减少膳食开支(即节俭),而“自公”表示秉公办事(即正直)。
  2. 从容自得:源自“委蛇委蛇”的叠词描述,体现处理政务时不慌不忙、游刃有余的态度。

二、出处与演变

三、用法特点

四、读音与书写

该成语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文学或历史类文本中仍具有文化价值,体现了古代对官员品行的理想化要求。

别人正在浏览...

凹透镜百爪挠心陛对陛楯不时之须昌侯从适第舍顿刀返易丰肌秀骨改弦易张干九贵远鄙近过头寒年寒酥含桃号号好客幻听金珰惊伏井井有方锦臆击卒刻覈叩勒柳门竹巷乱逆冒大不韪懵如灭弗得铭泐偏差品牌披雅那泼烟花强记博闻洽闻强记凄飈琼花观屈恤赡富折辩诗公水精盘顺游说清话属性素光他他藉藉天杀铁不得渟滀晚娘文化无生之谛箱底显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