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頽基的意思、頽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頽基的解釋

指建築物廢棄的地基。 晉 陶潛 《拟古》詩之四:“頽基無遺主,遊魂在何方!” 宋 朱熹 《武夷七詠·趨真亭》:“危亭久已傾,祗有頽基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頽基(簡體寫作“頹基”)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意蘊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傾塌毀壞的建築物基址,常承載曆史滄桑或自然衰敗的意象。以下從詞典釋義、語源演變及文學用例三方面作詳細解析:


一、詞典釋義與字源分析

  1. 單字解構

    • 頽(頹):

      本義為“崩塌”“倒塌”,《說文解字》釋為“秃貌”,引申為衰敗、委靡。如《淮南子·天文訓》“(共工)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中的“天柱折”即暗含“頽”的動态意象。

    • 基:

      指建築物的根底、地基,《說文》注“牆始也”,如《詩經·周頌·絲衣》“自堂徂基”即指從堂屋到地基。

  2. 複合詞釋義

    “頹基”指因自然侵蝕或人為破壞而坍塌的建築物殘留基址,強調荒廢狀态。如《漢語大詞典》明确釋義為“坍塌的建築物基址”(《漢語大詞典》第12卷,第27頁)。


二、文學意象與經典用例

該詞多見于古典詩文,通過廢墟意象寄托興亡之歎:


三、文化意涵與語義延伸

“頹基”在文學中常作為時空符號:

  1. 曆史見證:象征文明更疊,如唐代詩人憑吊六朝遺迹時多用此詞。
  2. 自然哲思:體現人力難抗自然侵蝕的永恒主題,如宋代山水畫中的殘垣意象。
  3. 情感載體:承載懷古、悲憫等情感,如清代顧炎武《金陵雜詩》“頹基草樹陰,落日寒濤咽”中的家國之痛。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
  2. 《說文解字注》(許慎著,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水經注校證》(郦道元著,陳橋驿校證,中華書局,2007)
  4.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逯欽立輯校,中華書局,1983)
  5. 王融《遊仙詩》原文見中華經典古籍庫(訂閱資源)

(注:古籍原文鍊接需依托專業數據庫,公衆可訪問中華書局“中華經典古籍庫”或“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 查閱部分公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您的查詢,“頽基”可能是“羰基”的筆誤。以下是關于“羰基”的詳細解釋:

1.羰基的定義

羰基是碳和氧通過雙鍵連接形成的官能團,結構式為-C=O。它是許多有機化合物中的核心結構,廣泛存在于醛、酮、羧酸等物質中。

2.羰基的化學性質

3.羰基化合物的分類

根據連接的取代基類型,主要分為:

4.生物與工業應用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化合物的合成或反應機制,可參考化學教材或權威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安童編列布代蔔算長嘶馳驟沖滌抽樣檢驗村桑大小歐陽滴滴涕堕怠幹禁罣罳挂衣冠紅白大禮環钏黃篾舫環稭化衣塵回魚箸降出講議激波戒節急吏緩民金箔敬厚驚秋眷戀課責刳斮涼罐鵹黃留題流嘤曆翁裡學滿目凄涼綿渺杪杪盤錯剖決如流敲更愀然無樂啓節青骊跂行喙息缺門曲枉人豕三唐申示首謀條列文人墨客霞城绡幌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