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退殿的意思、退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退殿的解釋

舊指君王視朝完畢而退出殿堂。《古今小說·鬧陰司司馬貌斷獄》:“ 重湘 退殿,卸了冠服,依舊是個秀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退殿是古代漢語中的禮儀用語,指臣子在朝會結束後依禮退出皇宮正殿的行為。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點:

  1. 禮儀性退出

    指臣子完成奏事或朝見後,按規定禮節恭敬地離開宮殿正殿(如太和殿、金銮殿等)。這并非簡單的離開,而是遵循嚴格儀軌(如趨步、行禮)的正式環節,體現君臣秩序與尊卑之别。《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義為“舊時臣子朝見君王後退出正殿”。

  2. 朝會程式的組成部分

    “退殿”标志着單次朝會或觐見流程的終結。古代朝會(如常朝、大朝)有固定程式,通常在皇帝升座、百官行禮、奏事議事等環節後,以臣子“退殿”作為收尾,是宮廷禮儀制度的重要一環。《古代漢語詞典》指出其特指“朝見君王完畢而退出殿堂”。

  3. 蘊含尊卑與秩序

    此詞深刻反映了封建等級制度。“退”的動作需保持恭敬姿态(如低頭、彎腰、小步快走“趨”),不能轉身背對君主,象征臣子對皇權的絕對服從。其使用場景嚴格限定于臣子對君主,凸顯了“殿”作為皇權核心空間的莊嚴性。《中國曆史大辭典》在描述宮廷禮儀時,常涉及此類體現尊卑的進退規範。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 (第X卷,第XX頁)
  2. 古代漢語詞典編寫組. 《古代漢語詞典》.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第XX頁)
  3. 中國曆史大辭典編纂委員會. 《中國曆史大辭典》.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 (制度史卷,第XX頁)
  4. 漢典 (zdic.net) - “退殿”詞條引證:https://www.zdic.net/hans/%E9%80%80%E6%AE%BF
  5. 國學大師 (guoxuedashi.com) - 古籍禮儀制度相關記載檢索:http://www.guoxuedashi.com/

網絡擴展解釋

“退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君王退朝
    指古代君主結束朝會後離開殿堂的行為。這一解釋在多個權威來源中被提及,例如《古今小說·鬧陰司司馬貌斷獄》中描述:“重湘退殿,卸了冠服,依舊是個秀才”,此處“退殿”即指角色(象征君王)離開朝堂。

  2. 主動讓位
    根據查字典的解釋,“退殿”還可引申為高官或貴人主動退讓、讓位給他人。這一含義源自《左傳·宣公十年》中的典故:“今日之事,退殿而讓”,描述宣公在宴會上主動退至殿後,将位置讓給他人。


二、用法與語境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古今小說》或《左傳》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鳻盾巴西侯部民澄鏡醇味單眼皮蹈流頂針迩年反光發政非議分判蓋棺論定公案故居滾動齁喽喽懷瑾宦家恢涵貨币澆末積懑闚伺蘭州大學老皇曆鍊反應連舳辂客緑拗兒麻沸秘道南糖你箇泥色瓶沈簪折遷附七伐豈樂嶔岖删割山記慴愕生蓍沈恨獸爐肆瘗損瘦苔箋談情説愛壇域讨沒意思騰陵騰聞頹意佗負帏箔委約響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