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針的意思、頂針的詳細解釋
頂針的解釋
(1) [thimble]∶通常由金屬或塑料做的環形指套,表面有密麻的凹痕,在将縫針頂過衣料時用以保護手指
(2) [center]∶車床或磨床上支持工件并使工件圍繞它轉動的圓錐形金屬棒
(3) 見“頂真”
詳細解釋
(1).頂真續麻的省稱。《西遊記》第六6*四回:“ 十八公 亦慨然不辭道:‘我卻是頂針字起:春不榮華冬不枯,雲來霧往隻如無。’ 淩空子 道:‘我亦體前頂針二句:無風搖拽婆娑影,有客欣憐福壽圖。’”參見“ 頂真續麻 ”。
(2).謂一個挨着一個。《醒世恒言·張廷秀逃生救父》:“ 趙昂 二年前解糧進京,選了 山西 平陽府 洪洞縣 縣丞。這個縣丞,乃是數一數二的美缺,頂針捱住。”
(3).做針線活時戴在手指上的工具,多用金屬材料制成,上面有許多小窩兒,用來抵住針鼻兒,使針易于穿過活計而不至于弄傷手指。 路丁 等《送梳子兒》:“使錐子兒,戴頂針兒,老太太早就花了眼,又戴上老花眼鏡子兒。” 歐陽山 《高幹大》第一章:“這個問 高幹大 要襪子,那個問 高幹大 要頂針。”
詞語分解
- 頂的解釋 頂 (頂) ǐ 最高的,最上的及最高最上的部分:頂點。頭頂。山頂。頂巅。頂尖。 用頭支承:頂承。頂天立地。 支撐,抵住:頂禮(*********最尊敬的跪拜禮節,兩手伏地,以頭抵住受拜人的腳)。頂門立戶。 從下面拱起:種子發芽把土頂起來了。 最,極:頂好。頂多。頂大。 相對着:頂風。頂頭。 相當,等于:一個頂倆。 擔當:頂班。不頂事。 代替:頂罪。冒名頂替。 争辯,沖撞:頂嘴。 量詞,用于某些有頂的東西:兩頂
- 針的解釋 針 (針) ē 縫織衣物引線用的一種細長的工具:針線。 細長像針的東西:時針。 用針紮治病:針灸。 注射用的器具和藥物:針頭。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頂針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頂針”一詞包含兩種主要含義,分别涉及實物工具和修辭手法:
一、實物工具:縫紉與機械領域的輔助工具
-
縫紉用具
- 定義:頂針是戴在手指上的金屬(如銅、鐵)或塑料環形指套,表面布滿凹坑,用于在縫紉時保護手指不被針刺傷,同時幫助施力穿透厚布料。
- 用途:傳統用于納鞋底、縫被褥等需要較大力度的縫紉場景。例如,農村婦女用頂針将多層袼褙制成的鞋底縫合牢固。
- 曆史與材質:最早的頂針可追溯至古代文明時期,中世紀的歐洲多用黃銅鑄造,中國民間則以鐵、銅為主,少數貴族使用鑲寶石的貴金屬頂針。
-
機械部件
- 定義:車床或磨床上的圓錐形金屬棒,用于固定并支撐工件旋轉,分為固定頂針和活動頂針兩類。
二、修辭手法:頂真(頂針)
- 定義:一種語言修辭手法,又稱“聯珠”或“蟬聯”。其特點是前一句的結尾字詞作為後一句的開頭,形成首尾蟬聯的結構,增強語句的連貫性和韻律感。
- 例子:
- 《木蘭詩》:“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
- 對聯:“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
補充說明
- 文化意義:頂針不僅是實用工具,還承載着民俗文化。例如,某些地區會在婚禮或祈福儀式中将頂針作為象征性物品。
- 現代演變:隨着工業發展,塑料頂針逐漸普及,但在傳統手工藝中,金屬頂針仍被保留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領域(如機械頂針的型號或修辭手法的分類),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的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頂針(dǐng zhēn)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用尖銳的東西向上或向前推擠。該詞的拆分部首是“钅”和“⺧”,其中,“钅”是金屬部首,表示與金屬相關的事物;“⺧”是尖部首,表示物體的尖銳形狀。頂針的筆畫共有12畫。
頂針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在繁體字中,頂針是「頂針」的寫法。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中,「頂」代表物體的頂部,指向上方;「針」代表尖銳的物體,如針。因此,頂針一詞本意是指用尖銳物體向上頂或向前推擠的動作。
以下是一些關于頂針的例句:
1. 他用針頂了一下氣球,讓它爆炸了。
2. 小明不小心被頂針紮了一下手指。
3. 這台機器可以用來頂針打孔。
與頂針相關的組詞包括頂針器、頂針筒等。頂針器是指使用針頭頂壓的工具,常用于紡織制衣過程中;頂針筒是指一種具有頂針功能的注射器。
近義詞可以是頂刺、頂紮等,它們與頂針意思相似,都指用尖銳物體進行向上或向前推擠的動作。
反義詞可以是拔針,它指将針從物體中拔出。
希望以上回答能滿足您的需求。如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