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倦意。 唐 韓愈 孟郊 《城南聯句》:“嬌應如在寤,頽意若含酲。”
“頹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古典和現代兩個角度理解:
古典語境
在唐代韓愈、孟郊的《城南聯句》中,“頹意若含酲”被解釋為倦意,指身體或精神上的疲憊感。
示例:
“嬌應如在寤,頹意若含酲”(形容困倦如醉酒未醒的狀态)。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頹意”多指心情低落、意志消沉的狀态,表現為沮喪、懶散、缺乏動力。
示例:
遭遇挫折後,他滿身頹意,整日無精打采。
若需進一步了解“頹”的演變或相關詞語(如“頹廢”“頹靡”),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頹意是一個漢語詞彙,含有消極、失望、灰心等意思。它由兩個部分組成:「頹」和「意」。
「頹」的部首是「頁」,總共有12個筆畫。而「意」的部首是「心」,總共有13個筆畫。
「頹意」一詞最早見于明代文學家徐渭的《貧困通鑒》中,後來經常被用來形容個人或者群體的情緒低落、失望和失去動力的狀态。
「頹意」的繁體字為「頹意」。
在古代,「頹意」的寫法是「頹意」。
1. 他面對連續的失敗,漸漸滋生起頹意。
2. 失去工作後,他深陷頹意之中,難以自拔。
頹意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新的詞語,例如:頹喪、頹唐、頹敗等。
近義詞有:失望、沮喪、低落。
反義詞有:激勵、振奮、激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