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砚的意思、铜砚的详细解释
铜砚的解释
见“ 铜雀砚 ”。
词语分解
- 铜的解释 铜 (銅) ó 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紫铜(纯铜。亦称“红铜”)。青铜。黄铜。铜矿。铜器。铜币。铜臭(恥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
- 砚的解释 砚 (硯) à 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数用石做成:砚台。笔砚。 旧指同学关系(因同学共笔砚):同砚。砚友。 笔画数:; 部首:石;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铜砚”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铜砚是“铜雀砚”的简称,指用三国时期魏国铜雀台遗址的古瓦制成的砚台,后成为砚台的美称。其名称源于材质(铜制)与历史典故(铜雀台)的结合。
二、历史渊源
- 起源
铜砚最早可追溯至三国时期。铜雀台遗址的古瓦因质地坚硬,被后人挖掘制成砚台,称为“铜雀砚”。
- 发展
北朝时期已有使用记录,如《北史》记载“禾生于魏帝铜研”,元代诗词中亦出现“磨铜砚”的描述。
三、材质与特点
- 材质:以铜或铜雀台古瓦为原料,区别于常见的石、泥砚台。
- 象征意义:因铜雀台的文化背景,铜砚常被赋予高雅、古朴的意象,成为文人墨客的珍品。
四、文学引用
古代诗词中常见铜砚的描写,例如:
- 元代倪瓒:“手调白羽箭,陋彼磨铜砚”;
- 清代林以宁:“铜砚磨松煤,濡毫写其意”。
五、现代意义
如今铜砚多为历史文物或艺术收藏品,实物罕见。部分文学或影视作品中会借用“铜砚”象征传统文化或神秘传承。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看网页(高权威性来源)或(近义词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铜砚》的意思
《铜砚》是指用铜制成的砚台。在古代,砚台是书写文化的重要工具之一,而用铜制成的砚台则更为珍贵,往往被用来作为贵重的礼品或用于特殊场合。
拆分部首和笔画
《铜砚》的部首是「金字旁」,共有11个笔画。
来源
《铜砚》这个词的来源是由于铜砚是用铜材料制成的砚台,而「铜」字表示铜材料,「砚」字表示砚台。
繁体
《铜砚》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銅硯」。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铜砚」的写法与现在相似,没有明显的变化。
例句
1. 他的办公室摆放着一枚精美的铜砚,展示出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这块铜砚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保存得很完好。
组词
铜制、铜材、砚台、砚墨、砚石
近义词
铜制砚台、铜质砚台、铜材砚台
反义词
木砚、石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