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郭公的意思、郭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郭公的解釋

(1).布谷鳥的别稱。布谷鳴聲如呼“郭公”,故稱。 元 李孝光 《寄朱希顔》詩之一:“會有行人回首處,兩邊楓樹郭公啼。” 明 高啟 《同杜徵士寅過南渚赴朱七丈招飲》詩:“果熟皆梅子,禽啼盡郭公。” 金檀 注:“《禽經》:‘郭公,鳥名,即布穀也。’” 清 曹寅 《鲥魚》詩:“涔涔江雨熟梅子,黯黯春山啼郭公。” 徐珂 《清稗類鈔·動物·布穀》:“布穀,一名鳲鳩,又名郭公,絶類杜鵑,而體較大。”

(2).傀儡。《樂府詩集·雜歌謠辭五·邯鄲郭公歌》 郭茂倩 題解引《樂府廣題》:“ 北齊 後主 高緯 ,雅好傀儡,謂之‘郭公’,時人戲為《郭公歌》。” 唐 溫庭筠 有詩,題曰《邯鄲郭公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郭公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含義:

一、布谷鳥的别稱

“郭公”是古人對布谷鳥(杜鵑科鳥類)的俗稱,因其鳴叫聲似“郭公”而得名。此名稱最早見于唐代文獻,如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十六記載:“鸤鸠,一名郭公。”布谷鳥因季節性鳴叫特征,在農耕文化中常被視為催耕的象征。

二、曆史人物的尊稱

  1. 郭子儀

    唐代名将郭子儀因平定安史之亂、再造唐室的功勳,被尊稱為“郭公”。其事迹見于《舊唐書·郭子儀傳》,後世多以“郭公”代指功勳卓著的武将。

  2. 郭威

    五代後周太祖郭威,亦被尊為“郭公”。他在建立後周政權及改革弊政中起到關鍵作用,歐陽修《新五代史》載其“務農桑,恤孤貧”,後世史書多沿用此稱。

三、特殊文化意象

  1. 傀儡戲角色

    宋代文獻《樂府雜錄》提及“郭公”為傀儡戲中的滑稽角色,後引申指無實權的傀儡人物。

  2. 城隍神别稱

    明清地方志中,部分地區的城隍神被民間稱為“郭公”,如《河南府志》載洛陽城隍廟俗稱“郭公祠”,反映地方信仰的演變。

四、方言中的差異

在閩南語等方言中,“郭公”亦指代貓頭鷹(如《台灣語典》),需結合地域語境理解。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郭公”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分析:

一、布谷鳥的别稱

解釋:因布谷鳥的鳴叫聲類似“郭公”發音,故得此名。
文學例證:

二、傀儡的代稱

曆史典故:北齊後主高緯喜好傀儡戲,時人稱傀儡為“郭公”,并衍生出《邯鄲郭公歌》。
文化關聯:唐代溫庭筠曾以此為題作詩《邯鄲郭公詞》,反映傀儡戲在當時的影響。

三、成語中的象征意義

基本含義:象征困境中堅持正義、崇尚公道的品質。
來源:源自古代傳說人物“郭公”,他因正直不畏權勢、揭露腐敗而成為正義的代名詞。
使用場景:多用于褒揚品德高尚或堅持原則的人物。


“郭公”的釋義需結合語境,常見為鳥類别稱和傀儡代稱,而作為成語使用時則帶有道德象征意義。不同文獻中具體含義可能側重不同,建議通過權威詞典進一步驗證。

别人正在浏覽...

僾逮簸邏回長念卻慮騁迹窗誼春榮詭祠雇山轟轟锪鑽夾生話嘉峪關迹附極樂世界羁虜酒食徵逐擠陷老鲫溜棱堡淩厲龍騰虎蹴鸾幾論次騾駒面榇銘記逆狀佩離辟塞潑做欺忽清明火毬燈取遣三藩三虎商奄之變韶艾梢工盛介視同路人獅子補守備術阡私凡私累死求百賴竦肩松仁糖瓜坍縮星天弢挑三豁四題緣屯夕土堡味精下的瑕蛤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