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吞。《淮南子·人間訓》:“ 秦王 趙政 兼吞天下而亡。”
“兼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通過武力或政治手段兼并、吞并他國或領土,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更多用例可查看《淮南子》原文或明代詩詞集(來源:)。
兼吞指的是同時吞并或占有多個事物或領域的行為或能力。
兼吞的部首是口(kǒu)和舌(shé)。兼吞的總筆畫數為11畫(口部5畫,舌部6畫)。
兼吞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的記載。它主要用來描繪一個人憑借技能、才華或權力,同時占有、掌控多個領域、崗位或資源等情況。
繁體字“兼”(jiān)和“吞”(tūn)表示兼吞的意思。
在古代漢字中,“兼”字寫為“兼”(jiān),“吞”字寫為“吞”(tūn)。
1. 他的實力和智慧使他能夠兼吞多個行業的市場份額。
2. 這家公司通過兼吞競争對手,迅速擴張了市場份額。
1. 兼顧:同樣含有兼并、占有多個事物或領域的含義,但更強調平衡、兼顧多個方面。
2. 吞并:指一個事物或領域被徹底地納入自己掌控之下。
3. 占有:指某個人或團體對某個事物或領域的占有、掌控。
1. 兼并:也指多個事物或領域的占有,但更強調通過合并、收購等手段實現。
2. 掌控:指對某個事物或領域具有完全的控制權。
1. 分割:指将一個事物或領域分開,形成獨立的部分。
2. 分享:指與他人共享、分擔某個事物或領域,不再占有完全的權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