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恫矜的意思、恫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恫矜的解釋

見“ 恫瘝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恫矜(tōng guān),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核心含義指病痛、疾苦,常引申為關懷、體恤民衆疾苦的情感或行為。以下從詞典釋義、字源及用法角度詳細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本義:病痛

    “恫矜”原指身體上的病痛。“恫”意為疼痛、痛苦,“矜”通“瘝”(guān),意為疾病。二字連用強調疾病帶來的苦楚。

    例:《尚書·康诰》中“恫瘝乃身”(病痛在你身上),此處“恫瘝”即“恫矜”的異寫。

  2. 引申義:體恤民瘼

    由“病痛”引申為統治者或君子對百姓疾苦的關切,強調憂民之憂的責任感。

    例:清代魏源《默觚·治篇》言“聖人之恫矜百姓”,即聖人憐憫百姓之苦。


二、字源與通假關系


三、權威典籍用例

  1. 《尚書·康诰》

    “恫瘝乃身,敬哉!”

    意為“(治國)如病痛在你身,要謹慎啊!”體現周公告誡康叔體察民情如切身之痛 。

  2. 清代經學家注解

    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釋:“恫,痛;瘝,病”,強調此為“萬民之苦如病在己身”的隱喻 。


四、現代使用提示

該詞屬文言遺存,多見于研究典籍或曆史文本。現代漢語常用“關懷疾苦”“體恤民艱”等替代其引申義,而“病痛”義已由“疾病”“痛苦”等詞取代。


參考資料

  1. 《尚書·康诰》(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中華書局,2004)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恫瘝"條目
  4. 《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網絡擴展解釋

“恫矜”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權威資料綜合分析:

基本解釋

延伸考據

  1. 與“恫瘝”的區别():
    • “恫瘝”(tōng guān)為另一詞,意為病痛或關懷疾苦(如《尚書》中“恫瘝乃身”指體恤民衆疾苦),與“恫矜”含義不同,需注意區分。
  2. “矜”的多音多義():
    • 讀jīn 時,可表憐憫(如“矜寡孤獨”)或自誇(如“驕矜”)。
    • 讀guān 時,通“鳏”,指無妻的老人。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威懾行為,如古代文獻中君主或權貴通過武力、權勢震懾他人,或引申為言語威脅()。

注意事項

部分網絡資料()因字形相近或注音混淆,可能将“恫矜”與“恫瘝”混用,需以權威詞典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

骜很避煩鬭捷賓戚币物不贍成理大巴大宥東臯東搖西擺發網廢亡鳳喙風情月意輔郡撫胸感今惟昔箇處孤經絶句古貌古心皓袖紅弦火牆角射今朝有酒今朝醉舅父爛爛淩厲陵侮流隸落阱下石寐語沒帳孟說囊螢籤押桌漆黑起火铨覈觠局曲技驅疠三吾騷興善行少年子繩捆索綁氏號水葵鼠目麞頭私行宛轉蛾眉嵡嵸握粟五黃六月谿盎香界香楠木先引卸甲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