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tch-black] 非常黑暗的;非常黑的
漆黑的夜
(1).謂極暗無亮光。 唐 孫樵 《祭梓潼神君文》:“涷雨如泣,滑不可陟,滿眼漆黑,索途不得。” 宋 陸遊 《夜坐聞湖漁歌》:“短檠油盡固自佳,坐守一窗如漆黑。”《紅樓夢》第三四回:“ 晴雯 走進來,滿屋漆黑,并未點燈, 黛玉 已睡在牀上。” 冰心 《離家的一年》:“晚上他又難受起來,卧下也睡不着,翻來覆去的,滿屋漆黑。”
(2).顔色極黑。 宋 蘇轼 《贈潘谷》詩:“布衫漆黑手如龜,未害冰壺貯秋月。”《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四回:“上院的時候,先把烏鬚藥拿頭髮染的漆黑。” 冰心 《兩個家庭》:“漆黑的眼睛,绯紅的腮頰,不問而知是聞名未曾見面的侄兒 小峻 了。”
“漆黑”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極暗無亮光
形容環境極度黑暗,缺乏光線。例如:
顔色極黑
指物體顔色如墨般深黑。例如:
提示: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文獻、詩詞及現代用例,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典、辭海等權威來源。
漆黑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非常黑暗、極其昏暗的狀态。它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漆”和“黑”。
漆字的部首是水,它的筆畫數是10;黑字的部首是黑,它的筆畫數是12。
漆黑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漆是一種樹脂,可以制成黑色的漆器。古人用漆黑來形容極其昏暗、看不見物體的狀态。
漆黑的繁體字是「漆黑」,沒有變化。
古時候,漆字的寫法與現在基本一緻。黑字的古代寫法是「黑」,沒有變化。
1. 在深山老林中,晚上是漆黑一片,一個人都看不見。
2. 漆黑的夜晚,隻有月光微弱地照亮了小巷。
3. 黑貓在漆黑的房間裡悄悄地爬行。
1. 漆黑一片
2. 漆黑無光
3. 漆黑如墨
1. 烏黑
2. 墨黑
3. 黑暗
1. 明亮
2. 照亮
3. 光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