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觠局的意思、觠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觠局的解釋

蹲伏不伸,匐跧曲身貌。《詩·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 毛 傳“局,曲也” 清 馬瑞辰 通釋:“《廣雅》:‘觠局,匐跧也。’《玉篇》:‘踡局,不伸也。’皆曲身之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觠局"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中。其核心含義可以從字源和古籍用例兩方面進行解釋:

  1. 字義解析:

    • 觠 (quán): 本義指獸角彎曲的樣子。《說文解字·角部》:“觠,曲角也。從角,聲。牛角觠也。” 段玉裁注:“角曲謂之觠。” 引申為卷曲、彎曲。
    • 局 (jú): 本義指彎曲。《說文解字·口部》:“局,促也。從口在尺下,複局之。一曰博所以行棊。” 其本義含有拘束、彎曲、卷曲之意(“複局之”即有卷曲束縛的意思)。後引申出棋局、局限、機關部門等義。
    • 觠局: 兩個字均有“彎曲”、“卷曲”的含義。因此,“觠局”作為一個合成詞,其基本意思是指卷曲、蜷縮、屈曲不伸的樣子。它強調的是物體(尤其是像獸角那樣有硬度的物體)或身體呈現出彎曲、收縮的狀态。
  2. 古籍用例與引申: 該詞最著名的出處見于《詩經·小雅·采綠》:

    “予發曲局,薄言歸沐。” 這裡的“曲局”即“觠局”的異寫或通假(古字相通),形容頭發卷曲蓬亂的樣子。鄭玄箋:“今曲卷其發,憂思之甚也。” 孔穎達疏:“曲卷其發者,憂思之甚也。” 在這個語境下,“觠局/曲局”不僅指物理形态的卷曲,也常用來形容人因憂愁、勞頓、不適或蜷縮休息而導緻的身體(特别是頭發、肢體)蜷曲不舒展的狀态,帶有一定的疲憊、頹唐或局促的意味。

“觠局”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詳細意思是指卷曲、蜷縮、屈曲不伸的樣子。它源于“觠”和“局”二字均含有的“彎曲”本義。該詞常用于形容物體(如獸角)或人體(如頭發、身體)的卷曲形态,尤其在《詩經》中用以描繪頭發蓬亂卷曲,并引申出因憂愁、疲憊而導緻的身體蜷縮不舒展的狀态。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觠局”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見于古代文獻及注釋。以下是綜合相關資料的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指“蹲伏不伸、匐跧曲身”的姿态,形容身體蜷縮、彎曲的狀态。這一解釋源于《詩經·小雅·正月》中“謂天蓋高,不敢不局”的注解。
  2. 字形與演變:
    • “觠”本義為彎曲的角(《說文解字》),後引申為蜷曲;
    • “局”在古漢語中多表示彎曲、拘束,如《經籍籑诂》注“局,卷也”。 兩字組合後,強化了身體蜷縮、受拘束的意象。

文獻用例:

相關延伸:

建議:若需深入理解,可參考《詩經》注疏、《廣雅》《玉篇》等古代字書,或結合具體語境分析其修辭效果。

别人正在浏覽...

白面書郎邊廷别提沖浪沖恬村正貸命大字報調勰楯軒犢衣覆地翻天福命瓜螢孤念悍骜鶴眼宏詞後卻煥若互換性姜子牙嬌泥潔練鲸蠟凈襪救民于水火局部軍機康和獵渭履尾慢慢吞吞漫與面課面謾腹诽綿延起伏鳴響木沉産子牛童竅門窮索漆身吞炭曲江池群賢畢至散叛發深明神色不驚蛇紋實成耍舌頭淑麗骕骕台令天人之際調節稅完白山人王夏無營閑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