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揆的意思、同揆的詳細解釋
同揆的解釋
同一法則,同一道理。《三國志·吳志·周鲂傳》:“夫物有感激,計因變生,古今同揆。”《南史·恩幸傳論》:“而任隔疎情,殊塗一緻,權歸近狎,異世同揆。” 清 魏源 《大學古本叙》:“以《中庸》證《大學》,先後同揆,若合符節。” 章炳麟 《文學說例》:“尋其辭例,是亦同揆。”
詞語分解
- 同的解釋 同 ó 一樣,沒有差異;相同。同一(a.一緻,統一;b.共同的一個或一種)。同侪(同輩)。同庚(同歲)。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單位工作的人;b.同行業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敵忾。同工異曲。同
- 揆的解釋 揆 í 度(?),揣測:揆度。揆策。揆古察今。 道理,準則:千載一揆。 事務:百揆。 管理,掌管:揆百事。 舊稱總攬政務的人,如宰相等:閣揆。揆席(宰相之位)。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同揆”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tóng kuí,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分析:
1.基本釋義
- 核心含義:指“同一法則,同一道理”,強調事物遵循的共同規律或原則。
- 結構分析:“同”表示相同、一緻;“揆”本義為揣測、準則,引申為法則或道理(提到“揆”有“道理,準則”之意)。
2.出處與用法
- 古籍引用:
- 《三國志·吳志·周鲂傳》:“古今同揆。”意為古今道理相通。
- 《南史·恩幸傳論》:“異世同揆。”指不同時代遵循相同法則。
- 近現代用例:如章炳麟《文學說例》“是亦同揆”,用于學術論證中的類比邏輯。
3.延伸理解
- 哲學意涵:體現中國傳統思想中“道通為一”的觀念,強調不同事物背後的統一性規律。
- 現代適用:可用于描述跨文化、跨領域的共通原則,如“科技與人文發展同揆”。
4.相關詞彙
- 近義詞:同理、同理共貫、殊途同歸。
- 反義詞:背道而馳、南轅北轍。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原文分析,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的例句及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同揆是什麼意思
同揆(tóng kuí)是一個漢語詞語,常用于較正式場合,表示“推測、猜測、猜度”的意思。它可以用來表達根據一些線索或經驗來判斷、推測某種情況或結果。
同揆的部首和筆畫
同揆的部首是手(扌),表示相關含義與手有關。它的總筆畫數為16畫。
同揆的來源
同揆這個詞的來源是由“同”和“揆”兩個字組成。其中,“同”表示相同、一樣的意思,而“揆”表示推測、猜測的意思。
同揆的繁體
同揆的繁體寫法為「同揆」,與簡體字寫法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康熙字典》,同揆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同䨻」。這是一種古代的字形,現已不再常用。
同揆的例句
1. 我根據他坐立不安的樣子同揆着他心裡一定有什麼煩惱。
2. 她眉頭緊皺,同揆着可能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情。
3. 據我同揆,他一定是等不及了,肯定已經走了。
同揆的組詞
1. 同揆而行:根據推測的結果來采取行動。
2. 同揆者:猜測的人。
3. 揆測:推測、猜測。
同揆的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推測、猜測、猜度、估計。
反義詞:确知、确定、确信、肯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