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同“ 寂寞 ”。空虛。《淮南子·俶真訓》:“寂漠以虛無,非有為於物也,物以有為於己也。”《文選·謝朓<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詩》:“參差世祀忽,寂漠世朝變。”五臣本作“寂寞”。 呂延濟 注:“寂寞,空虛也。”
(2).同“ 寂寞 ”。寂靜;沉寂。《楚辭·遠遊》:“山蕭條而無獸兮,野寂漠其無人。”《淮南子·齊俗訓》:“故蕭條者形之君,而寂漠者音之主也。”《南史·陳暄傳》:“吾既寂漠當世,朽病殘年,産不異於 顔 原 ,名未動於卿相,若不日飲醇酒,復欲安歸?”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本根剝喪,神氣旁皇, 華6*國 将自槁於子孫之攻伐,而舉天下無違言,寂漠為政,天地閉矣。”
(3).同“ 寂寞 ”。清靜;恬淡。《莊子·天道》:“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 成玄英 疏:“虛靜、恬淡、寂漠、無為,四者異名同實者也。” 漢 班固 《東都賦》:“於是百姓滌瑕盪穢,而鏡至清;形神寂漠,耳目弗營。嗜欲之源滅,廉恥之心生,莫不優遊而自得,玉潤而金聲。” 南朝 梁 僧順 《釋三破論》:“經雲,處處自説名字不同,或為儒林之宗,國師道士;或寂漠無為,而作佛事。”
(4).同“ 寂寞 ”。冷落;凄涼。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顔氏》:“如是年餘,生制藝頗通,而再試再黜,身名蹇落,饔飧不給,撫情寂漠,嗷嗷悲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寂漠漢語 快速查詢。
“寂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寂寞”相通,但在不同語境中具有更豐富的内涵。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寂漠”與“寂寞”為同義詞,主要表示孤獨冷清的狀态,常用來形容環境或心境的空虛感。例如《楚辭·遠遊》中“野寂漠其無人”,即描繪了荒涼寂靜的場景。
“寂漠”在古漢語中更為常見,現代多寫作“寂寞”。其情感色彩可因語境而異,既可指物理環境的安靜(如“寂漠的夜晚”),也可指内心的孤獨(如“寂漠的心境”)。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淮南子》《楚辭》等文獻,或查閱權威詞典。
《寂漠》這個詞在漢語中表示冷漠、冷淡、孤獨無助的意思。它可以用來描述人的情感狀态或者描述環境的冷清與寂寞。
《寂漠》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宀"和"犬",分别表示宀字旁和犬字旁。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寂漠》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大雅·碩鼠》一詩中。在繁體字中,《寂漠》通常寫作「寂漠」。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變化,所以《寂漠》的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在古籍中,可以看到《寂》的古寫形式為「穀」,而《漠》的古寫形式為「墨」。
以下是一些使用《寂漠》的例句:
1. 他對待别人總是寂漠冷淡,沒有任何溫暖的表情。
2. 在這個寂漠的冬夜,我感到異常孤獨。
3. 他的目光漠然寂漠,似乎對外界的一切都不感興趣。
常見的與《寂漠》相關的詞語有:
1. 組詞:寂寞、冷漠、冷清、孤獨、無助。
2. 近義詞:冷落、冷涼、孤單、冷寂、幽寂。
3. 反義詞:熱鬧、熱心、熱情、熱烈、親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