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同揆的意思、同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同揆的解释

同一法则,同一道理。《三国志·吴志·周鲂传》:“夫物有感激,计因变生,古今同揆。”《南史·恩幸传论》:“而任隔疎情,殊涂一致,权归近狎,异世同揆。” 清 魏源 《大学古本叙》:“以《中庸》证《大学》,先后同揆,若合符节。” 章炳麟 《文学说例》:“寻其辞例,是亦同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同揆(拼音:tóng kuí)是汉语中的一个文言词汇,词性为动词,指“遵循相同的准则或道理”。其核心含义源自“揆”的本义“度量、准则”,强调事物或行为在本质上的一致性。

  1. 词义解析

    根据《汉语大词典》,“同揆”意为“同一法度、准则”,常用于描述不同主体在行为或理念上的高度统一性。例如《孟子·离娄下》中“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即以“揆”表达圣贤治国原则的连贯性。

  2. 用法与语境

    该词多用于书面语或学术讨论,强调逻辑、规则或道德标准的一致性。如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评述:“历代史家虽笔法各异,然其明道之旨,实为同揆。”。

  3. 经典文献佐证

    在儒家经典中,“同揆”常与治国、伦理相关联。《孟子》赵岐注提到:“揆,度也。言圣人之道虽异代,其法度同。”这一解释被后世《十三经注疏》沿用,强化了其权威性。

网络扩展解释

“同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tóng kuí,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分析:

1.基本释义

2.出处与用法

3.延伸理解

4.相关词汇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原文分析,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的例句及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拜垫白鼠逼法兵油子避贤路伯祖妣铲咋朝天髻吹毛数睫从命翠袖存亡绝续担承貂续慸葪斗鷄台咄嗟反败为胜芳芷凡弱发严肤如凝脂馆使还葬汉沂鸿略鸿胪正户衞简贵简练揣摩勦捕骄稳枷楔浄面酒杯藤醵款刻意陵表麦积山石窟马家大练檷枸命书虐魃平落泼油救火牵丝攀藤洽谈任兵容台沙罐神御殿摄音诗板实事求是数额谈屑跳伞退家小宅犀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