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款徼的意思、款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款徼的解釋

猶款塞。 南朝 梁 江淹 《敕為朝賢答劉休範書》:“是以彩雲祥風之瑞,布濩區中;梯山棧火之俗,款徼請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款徼”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基本釋義
    “款徼”意為“猶款塞”,即指邊疆民族歸附中原王朝、主動通好的行為。該詞源自南朝梁江淹的《敕為朝賢答劉休範書》:“梯山棧火之俗,款徼請吏”,描述邊遠部族跋山涉火前來歸順,并請求設置官吏治理的情景。

  2. 詞義解析

    • “款”在古漢語中有“誠懇歸順”之意,如“款塞”即指外族誠心歸附(《史記·太史公自序》有“海外殊俗,重譯款塞”);
    • “徼”通“邀”,指邊界或邊民,此處引申為邊族主動示好。
  3. 注意區分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将其誤釋為“熱情接待客人”,但根據權威文獻及上下文語境,此解釋不準确,應以“歸附通好”為核心含義。

建議:若需深入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中“款塞”相關條目,結合曆史語境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款徼的意思

款徼(kuǎn jiǎo)是一個漢字詞語,用來形容人的外表或态度的得體、舒服。它可以形容一個人的儀表整潔、舉止得體,也可以形容一個事物的外觀精美、符合時尚。

拆分部首和筆畫

款徼是由“欠”部和“彳”部組成的。其中,“欠”部是左邊的部首,表示需要,而“彳”部是右邊的部首,表示行走。

款徼總共有10畫。具體的筆畫順序是:橫,豎,撇,捺,撇,橫,撇,點,豎,折。

來源

款徼在《說文解字》中并沒有詳細的釋義,但據考證,它最早出現在《漢書·東夷傳·琅琊王劉備傳》中。該書描寫了劉備對待琅琊王劉承寵愛備至,備令人恭敬有加,絲毫不敢怠慢的情景。後來,款徼逐漸成為一個詞語,用來形容人的舒服得體以及物品的精美。

繁體

款徼的繁體字為「款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是不斷演變的。款徼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結構和現代漢字相似。

例句

1. 他的打扮總是款徼得體,給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2. 這件古董花瓶的款徼非常精美,每個細節都體現了匠人的工藝水平。

組詞

款徼的組詞有:款式、款待、款款而談。

近義詞

近義詞有:得體、得體合宜、大方。

反義詞

反義詞有:粗魯、邋遢、不搭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