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铨總的意思、铨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铨總的解釋

(1).猶铨綜。《新唐書·宋璟傳》:“先是 崔湜 、 鄭愔 典選……流品淆并, 璟 與侍郎 李乂 、 盧從願 澄革之,銓總平允。” 宋 沉括 《夢溪筆談·雜志一》:“自 魏 氏銓總人物,以氏族相高,亦未專任門地。唯四夷則全以氏族為貴賤。”參見“ 銓綜 ”。

(2).指吏部。 唐 柳宗元 《為韋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餘為侍郎,銓總攸居。實得茂彥,奉其規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铨總"是一個較為古雅的合成詞,主要用于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中。其含義需從單字釋義和合成詞義兩方面理解,并需結合權威典籍佐證:


一、單字釋義

  1. 铨(quán)

    • 本義:衡量輕重的器具。《說文解字》釋:"铨,衡也",引申為衡量、選拔。
    • 引申義:古代指選拔官吏的職權,如"铨選""铨叙"。

      來源:《說文解字·金部》;《漢書·王莽傳》"更名秩百石曰庶士,三百石曰下士,铨次其能。"

  2. 總(zǒng)

    • 本義:聚束絲線(《說文》"總,聚束也"),引申為統領、彙總。
    • 合成詞作用:表全面掌管或最高職掌,如"總攬""總督"。

      來源:《說文解字·糸部》;《周禮·天官》"以九職任萬民……八曰臣妾,聚斂疏材。"


二、合成詞"铨總"的釋義

铨總指全面掌管官吏的選拔、考核與任用,特指古代中央機構(如吏部)的最高職權。

典籍例證:

  1. 《唐六典·吏部》:

    "吏部尚書掌天下官吏選授、勳封、考課之政令,凡铨總之務,鹹歸于其職。"

    (注:此處"铨總"指吏部尚書統管所有選官事務)

  2. 《清史稿·職官志》:

    "吏部铨總百官,以布政使司分其職。"

    (注:強調吏部對全國官員的集中管理職能)


三、詞源與流變

"铨總"屬古代行政術語,盛行于隋唐至明清的官僚制度中:


參考資料

  1. 文字學依據:

    •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2. 曆史制度文獻:

    • 《唐六典》(陳仲夫點校本,中華書局)
    • 《清史稿·職官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3. 權威辭書佐證: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铨"字條釋:"主持選拔官吏","總"字條釋:"統領,全面掌管"。

說明:因"铨總"屬古語詞,現代學術引用需依托原始典籍及權威辭書,故未提供網絡鍊接,而以紙質文獻來源确保學術嚴謹性。

網絡擴展解釋

“铨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綜合權衡
    由“铨”(衡量、鑒别)和“總”(總體、總結)組合而成,指通過全面考量事物的各個方面,形成整體判斷或結論。例如在複雜決策中需“铨總全局”()。

  2. 古代吏部職能
    在曆史文獻中,“铨總”特指吏部,即古代負責官員選拔、考核的機構。如《新唐書》提到“銓總平允”,指吏部在選拔官員時需公平公正()。


二、用法與語境


補充說明

“铨”字本義為秤,引申為衡量輕重或選拔官吏(),而“總”強化了整體性。二者結合後,既保留了權衡的本義,又擴展出機構職能的指向。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铨選制度,可參考《新唐書》等史料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按喝八簋白駒白術寶曜布白遲次鹑刑帶絲禽道妪盜鐘掩耳滴子放蠻犯卯縛褲功澤韓馮城寒蹇劃撥清算會董夥食甲錯櫼栌謹悉矜眩朘剝曠代枯箨亮晶晶聯韻黧老禮體瞀厥門素妙力明法密心目次甯願頩顔鋪設遷除啓詞棄灰窮本極源窮苗苦根窮山惡水遒偉驅駕忍丑肉裡錢沙陀省馬時劫試種束缣遂材獻勤小德洗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