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下卒的意思、下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下卒的解釋

(1).戰鬥力弱的士卒。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膑兵法·八陣》:“敵強以治,先其下卒以誘之。”

(2).等級低的士卒。 唐 韓愈 《與鄂州柳中丞書》:“陳師鞠旅,親與為辛苦,慷慨感激,同食下卒。” 清 魏源 《籌海篇三·議戰》:“每出兵以銀二十圓安家,上卒月餉銀十圓,下卒餉銀六圓,贍之厚故遷之精,練之勤故禦之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下卒”是古代軍事用語,具有雙重含義:

一、基本解釋

  1. 戰鬥力弱的士卒
    指軍隊中戰鬥力較弱的士兵。在戰術運用中,這類士兵常被用作誘敵或牽制對手的工具。例如《孫膑兵法·八陣》提到:“敵強以治,先其下卒以誘之”,即通過下卒的弱勢吸引敵方主力。

  2. 等級低的士卒
    表示軍隊中地位較低的普通士兵,與“上卒”形成對比。例如清代魏源在《籌海篇三·議戰》中描述:“上卒月饷銀十圓,下卒饷銀六圓”,體現待遇差異。


二、文獻例證


三、曆史演變

“卒”本義為士兵,加“下”字後衍生出地位或能力低下的含義,既體現古代軍隊的層級結構,也反映戰術策略中對不同士兵的分類使用。


四、用法說明

該詞多用于古籍和軍事文獻,現代漢語中已罕見。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孫膑兵法》或唐代至清代軍事類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下卒:詞義和解釋

《下卒》是一個漢字詞,表示從小工、毛頭小子,指的是年紀小、經驗少、待遇低的工人或雜役。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下卒》的部首是“卩”,拆分成兩個部分:“蔔”和“卩”。

《下卒》的總筆畫數是4劃。

來源

《下卒》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著作《醒世恒言》中,意為“下賤雜役”。在古代社會,社會等級森嚴,職業分類明确,不同級别的工人分工不同,對待低下工人多不公正,因此使用這一詞彙來形容他們的不公平待遇。

繁體

《下卒》的繁體寫法為「下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多有變化,《下卒》一詞的古時候寫法是「下築」,這個寫法表達了在當時的社會中,下卒屬于較低的職業,工人地位低下。

例句

他從小就是一個下卒,十幾年來一直在工地上辛苦勞作。

這些下卒們為了家庭生計,接受着低微的待遇。

組詞

下卒行走、下卒隊伍、下卒工地、從卒者

近義詞

下人、卑微勞工、凡庸工人

反義詞

上司、貴族、官員、精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