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聽微決疑的意思、聽微決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聽微決疑的解釋

注意細微的情節,解決疑難的問題。形容思想缜密,善于通過聽察解決疑難。《鹖冠子·天則》:“聖王者有聽微決疑之道,能屏讒權實。”《史記·循吏列傳》:“ 李離 曰:‘理有法,失刑則刑,失死則死。公以臣能聽微決疑,故使為理。今過聽殺6*人,罪當死。’” 司馬貞 索隱:“言能聽察微理,以決疑獄。”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聽微決疑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聽微決疑”是一個漢語成語,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拼音為tīng wēi jué yí,指通過關注細微的線索或情節,解決疑難問題。形容人思維缜密,善于通過觀察和傾聽來明辨是非。

二、出處與典故
最早見于戰國時期的《鹖冠子·天則》:“聖王者有聽微決疑之道,能屏讒權實。”。後《史記·循吏列傳》中記載,李離因“能聽微決疑”被任命為司法官,但因誤判而主動承擔死罪,體現其嚴謹态度。

三、語法與用法

四、示例與延伸
如《史記》中例句:“公以臣能聽微決疑,故使為理。”,說明該詞常用于描述司法或決策者明察秋毫的能力。

五、近義與關聯
類似成語包括“明察秋毫”“見微知著”,均強調細緻觀察的重要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史記》或《鹖冠子》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聽微決疑

《聽微決疑》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通過仔細傾聽與觀察來解決疑問。這個成語可以拆分成四個部分,分别是“聽”、“微”、“決”和“疑”。其中,“聽”是從耳朵裡接收聲音的動作;“微”表示細小、輕微;“決”是解決、決定的意思;“疑”則表示疑問、懷疑。

《聽微決疑》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僖公十五年》:“聽于神之将則民曰敢定。”意思是說君主通過仔細傾聽百姓的聲音,從而解決疑惑。這個成語的意義逐漸演變為通過細心聆聽和觀察,來找到問題的答案。

這個成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聽微決疑」。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以《說文解字》為例,其中的解釋“聽微決疑”,字形上也有些差異。現代的“聽”字是“耳”和“斤”組成,而古代的寫法則是耳旁多了個“力”字旁;“微”現代寫作“微”,古代寫作“田”上面有個“少”字旁;“決”現代寫作“決”,古代寫作“決”上面有個“㇓”字旁; “疑”則保持不變。

以下是幾個使用“聽微決疑”的例句:

1. 他們通過聽微決疑,最終找到了問題的解決辦法。

2. 在遇到問題時,要善于聽微決疑,才能迅速找到答案。

3. 很多時候,問題的答案就藏在聽微決疑中。

一些相關的詞語和成語包括:傾聽、察言觀色、洞察力等。

與“聽微決疑”意思相反的成語是“不求甚解”,意思是不去深入探求和解釋,隻停留在表面。

通過聽微決疑,我們可以更好地從細節中抓住問題并找到解決方法。這個成語向我們傳達了一個重要的思想,即在解決問題時,我們應該傾聽和觀察,而不隻是匆忙下結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