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标的意思、通标的詳細解釋
通标的解釋
傳遞消息。 清 王韬 《變法》上:“ 臺灣 、 福州 已小試電氣通标之法。” 清 王韬 《<易言>跋》:“同一郵遞也,昔以傳驛,今以電線通标,瞬息往還,恍如覿面。”
詞語分解
- 通的解釋 通 ō 設有阻礙,可以穿過,能夠達到:通風。通天。通氣。通宵。通行。通過。通衢。貫通。四通八達。曲徑通幽。 懂得,徹底明了:通曉。通徹。通今博古。通情達理。 傳達:通令。通訊。通報。通告。通知。通緝。
- 标的解釋 标 (標) ā 樹木的末端,引申為表面的,非根本的:标本。治标不治本。 記號:商标。路标。标記。标志。标尺。标語。 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标明。标題。标價。标榜(原為揭示、表明;後引申為宣揚、吹噓)。
網絡擴展解釋
“通标”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傳遞消息,常見于清代文獻中,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 傳遞消息:該詞主要指通過特定方式快速傳送信息,例如清代學者王韬在《變法》中提到“台灣、福州已小試電氣通标之法”,描述了當時利用電氣技術傳遞消息的創新實踐。
2.應用場景
- 曆史背景:在19世紀,中國引入西方電報技術時,“通标”被用來描述通過電線實現遠距離信息傳遞的場景。例如《<易言>跋》中對比了傳統驿站與新興電報技術:“昔以傳驿,今以電線通标,瞬息往還,恍如覿面”。
3.構詞解析
- 單字拆分:
- 通(tōng):本義為暢通、連接,引申為傳達、交流(如“溝通”“通商”)。
- 标(biāo):原指樹木末梢,後引申為标記、符號,此處與信息傳遞的标識相關。
4.現代關聯
- 詞彙演變:現代漢語中“通标”已不常用,但其含義可類比為“通信”或“信號傳輸”。此外,“通标”在當代也作為企業名稱(如SGS通标标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存在,但此用法與古義無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清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王韬的《變法》及《易言》相關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通标
通标是一個漢字,由兩個部分組成:通和标。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通的部首是辶(辵),标的部首是木。通标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通在古代意為暢達、熟悉,标意為篆刻上的刻痕。合在一起,通标表示在認識、了解過程中留下痕迹,也可以指示認知的溯源或軌迹。
繁體
通标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通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通标在古代的寫法為「通采」。
例句
1. 他的言談舉止都符合了公司所制定的通标。
2. 這部電影展現了藝術的通标和追求。
組詞
通才、标準、通達、标志、通暢、通俗、标注、通訊。
近義詞
标準、規範、準則。
反義詞
混亂、不規範、不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