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提控的意思、提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提控的解釋

(1).控制。《朱子全書》卷二四:“又如騎馬……及至遇險處便加些提控。”

(2).掌管;管理。 金 王若虛 《太一三代度師蕭公墓表》:“時戶部侍郎 胥鼎 方提控寺觀。”《金史·宣宗紀下》:“詔參知政事 李復亨 提控芻糧事。”《元典章·刑部二·提牢》:“若令州縣佐官兼提控囚禁似為便當。”

(3). 宋 元 時官名或吏目的尊稱。《金史·章宗紀四》:“中路兵馬提控、平南撫軍上将軍 紇石烈貞 以 宋 賊臣 韓侂胄 、 蘇師旦 首獻。” 元 李五 《虎頭牌》第三折:“他誤了限次,失了軍期,差幾個曳剌勾追。兀那老提控到來也未?”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七:“某提控耳,該掾稽遲之罪,已常呈舉。”

(4).刑具。 明 朱有燉 《煙花夢》第二折:“好教我情切切,意忡忡,我則見當廳前擺列著些明提控。”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提控”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曆史文獻和語境中有不同解釋,具體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控制與掌管

2.宋元時期的官職或吏目尊稱

3.刑具的别稱

4.文獻例句與用法

補充說明

該詞現代已不常用,主要見于曆史文獻或古漢語研究。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金史》《元典章》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提控

提控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手部(手)和言部(言)。它的總筆畫數是12。

該詞來源于古漢語,形成于漢朝。在古時候,提控的寫法略有不同,它是由手部和句部(句)組成的。古代人們常用這個詞來指責和責備他人,以提醒對方反省自己的行為。

在繁體字中,提控的寫法保持一緻。它的部首和筆畫數目沒有變化。

以下是提控在句子中的例句:

1. 老師提控了他的不良行為。

2. 他不應該提控别人,而是應該先反思自己的錯誤。

提控這個詞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新詞。以下是幾個與之相關的組詞:

1. 提醒:提醒别人注意某事或做某事。

2. 控告:用法律渠道指責他人的不當行為。

3. 批評:對他人的過錯或不當行為進行公開指責或反對。

提控的近義詞是“指責”,意思相近但語氣略有不同。

提控的反義詞是“贊揚”,意味着表達對他人做法的欣賞和肯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