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筆床的意思、筆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筆床的解釋

亦作“ 筆床 ”。卧置毛筆的器具。 南朝 陳 徐陵 《<玉台新詠>序》:“翡翠筆牀,無時離手。” 唐 岑參 《山房春事》詩之一:“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牀。” 清 王韬 《淞濱瑣話·李延庚》:“亭中棐幾湘簾,筆床硯匣,位置楚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筆床(亦稱“筆架”或“筆格”)是傳統文房用具之一,專用于書寫間隙時擱置毛筆,以防墨汁沾染案面或滾動掉落。其核心功能在于保持書寫環境的整潔與毛筆的完好。

一、基本釋義與結構

據《漢語大詞典》釋義,筆床指“擱放毛筆的專用架具,通常呈床形或山形結構”。其形制多設計為多齒狀或凹槽狀,可同時承托數支毛筆。早期筆床材質以竹木、陶瓷為主,明清時期則多見玉石、象牙、紫檀等名貴材質精工制作,兼具實用與觀賞價值。

二、功能與使用場景

宋代蘇易簡《文房四譜》卷三載:“筆格,架筆之用,形若山巒者,可卧筆數管。”印證其核心功能在于穩定卧置毛筆。古代文人書案必備筆床,與筆筒、墨床、鎮紙等構成完整文房體系,是文人雅士案頭彰顯文化品位的重要陳設。

三、曆史演變與文化意義

唐代已有筆床記載,陸龜蒙《和襲美江南道中懷茅山》詩雲“自拂煙霞安筆格”,反映其文人生活中的地位。明清時期筆床制作工藝登峰造極,尤以景德鎮瓷質筆床、蘇作紫檀筆床為代表,紋飾常融入山水、博古題材,成為承載文人審美意趣的藝術品。

四、現代認知與存續

隨着書寫習慣變遷,硬筆取代毛筆成為日常工具,筆床逐漸退出實用領域。然其作為傳統文化符號,仍常見于書法練習、非遺展示及文房收藏場景。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機構藏有明清筆床珍品,是研究古代工藝與文化生活的重要實物。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筆床"詞條釋義
  2. 宋·蘇易簡《文房四譜》卷三論筆格功能
  3. 故宮博物院官網“文房用具”專題對明清筆床的考據說明
  4. 上海博物館《文房雅玩》特展圖錄(2019年版)材質工藝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筆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放置毛筆的專用器具,類似現代的筆架或文具盒。古代文人将其與硯台、紙張等并列為文房用具,用于收納和整理毛筆。


二、曆史與演變

  1. 起源
    最早見于南朝文獻,如徐陵《玉台新詠序》提到“翡翠筆床,無時離手”,說明其作為文具的實用性。
  2. 功能擴展
    唐代詩人岑參在《山房春事》中以“一片山花落筆床”描繪文人雅趣,體現其逐漸成為書齋文化的象征。

三、材質與形制


四、現代意義

如今“筆床”一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代指傳統書寫文化。部分文獻中引申為寫作環境(如提及《莊子》關聯),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房器具,可參考《玉台新詠序》或文房文化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不呲咧寶珪本軀本任筆耕逼債不屑教誨采選操扯柴斷長虹常境重提舊事彫像丁星蚪峰粉蝶風塵之警伏臘甘淵工宰觀曆慣賊孤林含水黑肚子惠然之顧接境節省巨美款兵另辟蹊徑禮尚往來落梅凝脂點漆仆馬乾硬青蔓熱話三倒少年先鋒營牲牲生态系統神聽沈心工石苋司隸章素衷頭水圖法頽溏外政畏後生文武士無挂無礙無奈何無媲顯示蕭騷脅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