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阜財解愠的意思、阜財解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阜財解愠的解釋

語出《孔子家語·辯樂解》:“昔者 舜 彈五絃之琴,造《南風》之詩,其詩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後因以“阜財解愠”為民安物阜,天下大治之典。 何啟 胡禮垣 《新政論議》:“公平布則郅治可期,有阜財解愠之風,無敢怒難言之隱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阜財解愠是漢語中的經典成語,源自上古文獻,蘊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從語義、典故及權威引用角度進行解析:


一、語義解析

  1. 字義拆解

    • 阜財:

      “阜”指豐厚、興盛(《說文解字》:“阜,大陸也,山無石者”,引申為盛多);“財”即物資財富。合指使財富豐裕。

    • 解愠:

      “解”為消除;“愠”指怨怒(《論語·學而》:“人不知而不愠”)。意為消除民衆怨憤。

      整體寓意通過繁榮經濟以平息民怨,體現治國安邦的理想。

  2. 成語結構

    屬并列式複合詞,強調物質富足與精神和諧的雙重目标,常見于描述盛世治理的語境。


二、典故溯源

此語首見于《孔子家語·辯樂解》(三國魏·王肅注):

舜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其詞曰: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相傳舜帝以琴歌抒懷,借“南風”(象征仁政)表達以德政滋養民生、化解社會矛盾的願景。後世提煉“阜財解愠”四字,成為頌揚統治者惠民政策的典故。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明确收錄該詞條,釋義為:“使財富豐盛,消除怨怒”,并标注出處為《孔子家語》。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強調其政治哲學内涵,指出成語反映儒家“富民安邦”思想,與《論語》“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一脈相承。

  3. 學術研究引用

    學者楊伯峻在《論語譯注》中分析,舜的《南風歌》體現“先富後教”的治國邏輯,即“阜財”為物質基礎,“解愠”為精神升華。


四、現代應用與延伸

該成語今多用于經濟政策評論或文化論述,如: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1. 《孔子家語·辯樂解》(古籍原文)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2.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38441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043851
  4. 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ISBN 9787101006671

網絡擴展解釋

“阜財解愠”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故的成語,其含義與治國理念、民生福祉密切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成語由“阜財”和“解愠”兩部分組成:

    • 阜財:指積累財富、使財物豐盛(“阜”意為豐盛,“財”即財富)。
    • 解愠:意為消除憂怨(“解”為解除,“愠”指煩惱或不滿)。
      整體含義指通過富民政策實現社會安定,化解民衆的憂愁。
  2. 曆史典故
    出自《孔子家語·辯樂解》,記載舜帝彈五弦琴作《南風》詩:

    “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詩句以“南風”象征德政,表達通過順應天時、發展生産來富足民生、平息民怨的治國思想。

  3. 文化象征
    在舜帝陵廟中,設有“阜財門”與“解愠門”兩座石門:

    • 阜財門:象征通過努力積累財富,帶來好運;
    • 解愠門:寓意消除困苦與憂愁。
      這一設計體現了古代對物質與精神雙重追求的平衡理念。
  4. 深層内涵

    • 治國層面:強調“富民”是穩定社會的根基,如《管子·治國》所言“必先富民”。
    • 道德層面:與舜帝“德為先,重教化”的文化精神一脈相承,主張通過德政實現社會和諧。
  5. 現代啟示
    該成語至今仍被引用,喻指通過經濟發展(阜財)與矛盾化解(解愠)實現長治久安,常見于政策論述或社會治理相關語境。

擴展閱讀:若需了解具體曆史文獻中的使用案例(如《新政論議》),可參考中的引文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昂奮報馬貝葉偈波心長是禅國出賃楚巫鬟丹漆隨夢等價吊動東挪西撮訛簡鵝氄豐賤風中燈高識給授共姜公民古樓子橫汾體緩性隳剌奬譽劍南翦綴驚唬荊王精娴臼齒久立焌燈軍銜開襆嬾散量入為出黎園聾丞蒌翣貌望魅人南虢虐戕女憂評頭品足破甑敲拍騎牆痊較戎備靸鞵守持倏而竦峙酥胷徒衛無委嗚呀呀下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