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德;高尚的品德。《左傳·文公十八年》:“孝敬忠信為吉德,盜賊藏姦為兇德。” 漢 徐幹 《中論·法象》:“君子感兇德之如彼,見吉德之如此,故立必磬折,坐必抱鼓。” 唐 元稹 《夏陽縣令陸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銘》:“ 陸氏 姊事父母以孝聞,事姑如事母。善伯仲以悌達,事夫如事兄,睦族以惠和,煦下以慈愛,四者謂之吉德。”
“吉德”一詞的含義可從字源、古典文獻及現代用法三個層面解析,綜合權威資料如下:
基本釋義
由“吉”(吉祥、幸運)與“德”(品德、德行)組合而成,字面指“吉祥的德行”,引申為既擁有好運又具備高尚品德的融合狀态。
古代經典釋義
現代擴展含義
當代語境中,“吉德”不僅保留傳統美德内涵,還被用于形容個人或事物的雙重正向特質,如企業命名(如甯波吉德電器)即隱含“吉祥與誠信并重”的願景。
使用場景:多用于贊美兼具幸運與高尚品行的人,或作為品牌名稱傳遞積極價值觀。需注意語境差異,避免與單純指代“美德”的古義混淆。
吉德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福運、吉祥”。它常常用來形容人有好運、幸福和順利的境遇。
吉德這個字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口字旁,右邊是子字旁。它共有7畫。
吉德的字源可以追溯到古文字。它的繁體字是“吉德”。
在古代,吉德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總體而言,它的部首和結構是相似的。
1. 他出生在一個吉德的家庭,一直都有好運。
2. 她在事業上取得了***************,真是吉德眷顧。
吉德可以和其他字組成許多詞語,如:吉祥、大吉大利、吉人天相、如意吉祥等。
吉德的近義詞包括:幸運、祥瑞、順利等。
吉德的反義詞可以是:厄運、不幸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