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極目遠望。《莊子·骈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憂世之患。” 宋 王安石 《憶金陵》詩之二:“蒿目黃塵憂世事,追思陳迹故難忘。” 清 李漁 《玉搔頭·分任》:“蒿目為時憂,年未艾霜雪盈頭。”
(2).猶言蒿目時艱。《明史·職官志一》:“伴食者承意指之不暇,間有賢輔,卒蒿目而不能救。”參見“ 蒿目時艱 ”。
“蒿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不同角度解釋,需結合文獻和語境綜合理解:
極目遠望
源自《莊子·骈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憂世之患。” 這裡的“蒿目”指極目遠眺,形容對世事的深切關注。王安石詩句“蒿目黃塵憂世事” 也延續了這一用法,表達對現實的憂慮與觀察。
引申為憂心時局
後衍生出“蒿目時艱”的固定表達,如《明史》中“卒蒿目而不能救”,指對艱難時局的憂慮與無能為力。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出“眼界狹窄”的比喻義,認為“蒿”象征視野受限的草本植物。但此說法未見于傳統經典文獻,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讀,需謹慎使用。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優先參考《莊子》及曆代文人的傳統用法。
蒿目,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茴香一類的植物。下面将從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方面進行解釋。
蒿目的部首是艸,由于艸是常見的漢字部首,表示與植物相關,所以可以判斷蒿目是一個植物的名稱。根據筆畫計算,蒿目共有15個筆畫。
蒿目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發展的過程中。蒿目的“蒿”字可以追溯到《說文解字》中對“蒿”字的解釋,意為一種香草。而“目”字則表示植物的類别或種類,所以蒿目的意思為香草類植物的一種。
蒿目的繁體字為薅目。在繁體字中,“薅”和“蒿”的含義相同,都是指一種植物;而“目”依然表示植物的類别。
據史書記載,古時候蒿目的漢字寫法為草似,其中的“草”與現代漢字中的“艸”相同,表示植物的意思;“似”字則表示蒿目的類别。
1. 這片地裡種了不少蒿目植物,以後會有豐富的藥材收成。
2. 研究表明,蒿目植物對改善空氣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蒿目可以與其他詞進行組合,形成詞組。例如:“蒿目植物”、“蒿目分類”等。
與蒿目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參菊、白芷、豆蔻等。
與蒿目意思相反的詞語,可以考慮一些與植物相對立的詞,如礦石、砂礫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