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全真的意思、全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全真的解釋

(1).保全天性。《莊子·盜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詐巧虛僞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論哉!” 三國 魏 嵇康 《幽憤詩》:“志在守樸,養素全真。”《舊唐書·高祖紀》:“且 老氏 垂化,本貴沖虛,養志無為,遺情物外,全真守一,是謂玄門,驅馳世務,尤乖宗旨。”

(2).即全真教。 明 唐順之 《贈都督萬鹿園四首次思節韻》之一:“幾年枯寂學全真,一握兵機運鬼神。” 洪深 《五奎橋》第一幕:“從前的全真道士,總多少還有點道德,至多不過是背着人偷偷地煨點肉吃罷了。”

(3).指出家的道士。 元 嶽伯川 《鐵拐李》楔子:“油鑊雖熱,全真不傍,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西遊記》第三七回:“忽然 鐘南山 來了個全真,能呼風喚雨,點石成金。”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白雲觀》:“真人 登州 栖霞 人,名 處機 ,號 長春子 ,年十九,為全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全真”一詞的含義可從多個維度解析,具體如下:

一、基本詞義

作為普通詞彙,“全真”指完全真實、毫無虛假,強調本質的真實性,常用于描述人的品質或事物的純粹性。例如“全真記錄”即指完全真實的記載。


二、道教語境

  1. 教派宗旨
    全真道由王重陽創立,主張“三教合一”(儒、釋、道融合),以“識心見性,獨全其真”為核心。其名取自“全精、全氣、全神”的修煉目标,即保全性命根本,避免虧損玷污。

  2. 修煉思想
    強調“真功”與“真行”結合:

    • 真功:内丹修煉,注重心性修養與精氣神的調和;
    • 真行:外在苦修,如忍辱負重、舍己助人等。

三、哲學淵源

道家經典中,“全真”與“保全天性”相關。如《莊子》提出“全真”需摒棄虛僞巧詐,回歸本真;《淮南子》則主張“全性保真”,即兼顧本性與生命存續。


四、其他釋義


“全真”既可指純粹真實的狀态,亦為道教重要流派,融合三教思想,強調身心修煉與天性保全。如需進一步了解全真道曆史或教義,可參考道教經典或學術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全真

全真一詞,可以拆分為全和真兩個部分。全字的部首是人,總筆畫數為6,繁體寫作「全」。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全字的上部寫作「入」,下部寫作「玉」,表示完整。真字的部首是目,總筆畫數為10,繁體寫作「真」。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真字的左部寫作「目」,右部寫作「甚」,表示真實。


全真的來源和含義

全真一詞源自《莊子·養生主》:“全者,滿也;真者,虛也。” 全真這個詞常用來形容人的品質或者事物的本質。全就是完整的意思,真則表示真實、真誠。當把全和真結合在一起時,表示完整真實、真誠無假。


全真的繁體寫法

在繁體字中,全真兩個字的寫法分别是「全」和「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全字的上部寫作「入」,下部寫作「玉」,而真字的左部寫作「目」,右部寫作「甚」。


全真的例句

1. 他的道德修養全真無瑕。

2. 這個新聞報道了一件完全真實的事件,所以具有全真的可信度。


全真的組詞

全真可以組成其他詞彙,如:全真教、全真道、全真派等。


全真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全真的近義詞包括:完真、真切、确實。

全真的反義詞包括:虛假、不真實、假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