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諧的意思、合諧的詳細解釋
合諧的解釋
猶和諧;和解。《文選·宋玉<高唐賦>》:“王乃乘玉輿,駟蒼螭,垂旒旌,斾合諧。” 李周翰 注:“合諧,旌斾相和之貌。”《後漢書·五行志一》:“ 桓帝 之末,京都童謡曰:‘白蓋小車何延延。 河閒 來合諧, 河閒 來合諧!’”按,此指 漢靈帝 由 解犢亭侯 起自 河間 ,及禦史 劉儵 無辜被殺,後拔用其弟 郃 為司徒的事。
詞語分解
- 合的解釋 合 é 閉,對攏:合眼。合抱。珠連璧合。貌合神離。 聚集:合力。合辦。合股。合資。 不違背,一事物與另一事物相應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應該:合該。合當。“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時而作”。
- 諧的解釋 諧 (諧) é 和,配合得當:和諧。諧調(俹 )。諧音。 滑稽:诙諧。諧趣。諧谑(诙諧逗趣)。亦莊亦諧(既嚴肅又诙諧)。 (事情)商量好,辦妥:事諧。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合諧”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和諧、協調:指事物之間相互配合、協調一緻的狀态,強調各要素的互補與整體統一。例如:“馬場馬術通過合諧的教育培養快樂的運動員”。
- 和解:在部分古代文獻中,“合諧”也指矛盾雙方達成和解,如《後漢書》中記載的“河間來合諧”即暗喻政治和解。
2.曆史與文學用例
- 古代文學中,“合諧”常描述自然或人文的和諧狀态。如《高唐賦》中“斾合諧”形容旗幟飄揚的協調美感。
- 部分曆史事件中,“合諧”被用于隱喻政治和解,如漢代童謠中的用法。
3.現代使用場景
- 多用于描述人際關系、團隊協作或藝術創作中的協調狀态,例如:“木吉他與法國號的合諧演奏”。
- 需注意與“和諧”的區分:“合諧”更強調“結合後的協調”,而“和諧”側重“自然融洽”()。
4.常見混淆點
- 部分低權威性來源(如、7)将“合諧”與“诙諧”等詞混淆,但根據權威詞典,此釋義不成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用例或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漢典及《後漢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合諧
合諧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各種事物之間和諧相處、統一一緻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合諧的拆分部首是口和言,共有9個筆畫。
來源
合諧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小雅·鹿鳴之什》中的《鹿鳴》:“用樂且和,諧且正。”在古代,合諧多用于形容音樂、聲音等的和諧統一。
繁體
合諧的繁體字為「合諧」。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合諧的寫法略有不同。其中一種寫法是「合卿」,卿意指官職或官員,合卿表示官員之間關系融洽、和睦相處。
例句
1. 團隊的合諧協作使項目順利完成。
2. 這首歌曲的和聲十分合諧,給人一種愉悅的感覺。
組詞
和諧、諧音、諧波、和諧共處、和諧相處
近義詞
和睦、和順、融洽
反義詞
不和、不諧、不合、相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