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鐵打心腸。 宋 蘇轼 《轼以去歲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繼入侍次韻絕句》之四:“微生偶脫風波地,晚歲猶存鐵石心。” 宋 陸遊 《後園獨步有懷張季長正字》詩:“半生去國風埃面,一片憂時鐵石心。”亦作“ 鐵石腸 ”。
“鐵石心”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核心含義
二、詞源與演變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文學作品,陸遊《後園獨步有懷張季長正字》中“一片憂時鐵石心”展現了其家國情懷的正面用法。後逐漸衍生出中性甚至略帶貶義的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情感色彩。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對比 與“鐵石心腸”含義相近,但“鐵石心”更側重内在意志,而“鐵石心腸”多指外在表現。例如“愛心融化鐵石心”中的搭配更強調内心轉變。
提示:若需更多詩詞用例或語義演變分析,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典籍。
鐵石心是一個成語,意為心如鐵石,指人的心堅定不動搖。它由“鐵石”和“心”組成,是一個形容詞短語。
鐵石心的拆分部首是金(鐵石)和心,分别代表金屬和心髒,金為兩筆,心為四筆。
“鐵石心”的來源并不明确,但據說最早出現在北宋理學家程颢的《程雜詩選序》一書中。
在繁體字中,鐵石心的寫法為「鐵石心」。
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在鐵石心這個詞上并沒有明顯的曆史變化。
以下是一個使用鐵石心的例句:
他經曆了很多困難,但他的信念始終堅如鐵石,從不動搖。
組詞:鐵石礦、堅如鐵石、鐵石無情
近義詞:堅定不移、堅如磐石
反義詞:心軟、易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