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惶懼不安貌。 明 袁宏道 《過斮胫河》詩:“北風浩浩吹酒池,萬娥夜舞糟丘堤。 飛廉 手把火旗麾,少師跼尺不敢啼。”
“局尺”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ú chǐ,主要用于形容惶懼不安的狀态或神情。以下是詳細解釋及補充信息:
明代袁宏道在《過斮胫河》詩中寫道:
“飛廉手把火旗麾,少師跼尺不敢啼。”
此處“跼尺”(同“局尺”)生動刻畫了少師在威嚴下的惶恐之态。
需注意,“局尺”與“局促”含義相近,但前者更側重心理上的畏懼,後者多指行為或空間的拘束。
局尺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成規模、限定。
局尺的部首是屍,總共有8個筆畫。
據考古學家研究,局尺最早見于甲骨文,後來演變成為今天的字形。
在繁體字中,局尺的寫法相同。
在古代,局尺的字形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意思和拼音發音一樣。
這個公司對其員工的出勤時間有嚴格的局尺。
局尺可以作為一個部首,組合其他字形成新的詞語,如局限、局面、局勢等。
局尺的近義詞有規模、限制、界定等。
局尺的反義詞有開放、寬容、自由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