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朽株的意思、枯木朽株的詳細解釋
枯木朽株的解釋
(1).枯樹爛樁。 漢 司馬相如 《上書谏獵》:“今陛下好陵阻險,射猛獸,卒然遇軼才之獸,駭不存之地,犯屬車之清塵,輿不及還轅,人不暇施巧,雖有 烏獲 逢蒙 之伎,力不得用,枯木朽株盡為害矣。” 清 方文 《寒食》詩:“枯木朽株生意絶,逢春隻當未逢春。”
(2).比喻老朽無能之人。《漢書·鄒陽傳》:“故無因而至前,雖出 隨 珠 和 璧,祗怨結而不見德;有人先遊,則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世說新語·栖逸》“ 南陽 翟道淵 ” 劉孝标 注引《尋陽記》:“初, 庾亮 臨 江州 ,聞 翟湯 之風,束帶躡屐而詣焉。 亮 禮甚恭, 湯 曰:‘使君直敬其枯木朽株耳。’ 亮 稱其能言,表薦之。”
詞語分解
- 枯木的解釋 .老樹;枯樹。《管子·度地》:“伐枯木而去之,則夏旱至矣。”《漢書·五行志中之下》:“枯木復生,人君亡子。” 南朝 梁 範缜 《神滅論》:“如因榮木變為枯木,枯木之質,寧是榮木之體!” 唐 盧照
- 朽株的解釋 腐朽的樹樁。亦喻指老朽無用的人。 漢 司馬相如 《上書谏獵》:“輿不及還轅,人不暇施功,雖有 烏獲逢蒙 之伎,力不得用,枯木朽株,盡為難矣。”《後漢書·循吏傳·孟嘗》:“槃木朽株,為萬乘用者,左右為
網絡擴展解釋
“枯木朽株”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拼音:kū mù xiǔ zhū
- 字面意思:枯朽的樹木枝幹(枯木:幹枯的樹;朽株:腐爛的樹樁)。
- 比喻義:
- 貶義:比喻衰老無用、能力不足的人,或衰敗的力量。
- 自謙:可用來表示謙虛,如自比能力有限。
- 中性:有時也指年老體弱者。
出處與典故
- 最早出處:漢代鄒陽《獄中上梁王書》:“故有人先談,則以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
- 其他引用:
- 司馬相如《上書谏獵》用其形容危險環境中的障礙物。
- 毛澤東《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中化用為“枯木朽株齊努力”,賦予新意。
用法與示例
- 語法:聯合式結構,多作賓語、狀語,含貶義,但語境不同含義可變。
- 例句:
- “公司若依賴枯木朽株,難有創新突破。”(貶義)
- “老朽如枯木朽株,恐難擔此重任。”(自謙)
近義與反義
- 近義詞:老弱殘兵、風燭殘年
- 反義詞:枯木逢春、棟梁之材
擴展說明
- 文化内涵:該成語既含批判性(諷刺無能),又具自謙功能,體現了漢語的語境靈活性。
- 注意:使用時需結合語境,避免誤用貶義形容他人。
如需更多例句或典故細節,可參考(搜狗百科)或(樂樂課堂)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枯木朽株》的意思
《枯木朽株》是一個成語,表示事物失去生機或人已衰老無力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枯木朽株》的拆分部首是木(木字旁)和朽(未字頭),筆畫分别是4畫和10畫。
來源
《枯木朽株》這個成語取自于古代文學作品《近思錄》中的一句話:“如浮雲遇太陽,無處不藏,如枯木遇鑿,無株不朽。”後來逐漸演變成成語使用。
繁體字
《枯木朽株》的繁體字是「枯木朽株」。
古時候漢字寫法
《枯木朽株》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些變化,具體的寫法來自于曆史不同階段的書法風格和演變。
例句
1. 這棵枯木朽株已經無法再發芽了。
2. 他不懼老去,依然精力充沛,每天精神抖擻,完全沒有枯木朽株的樣子。
組詞
枯木、朽株、株枯
近義詞
株朽、木朽、朽木、死木、凋零
反義詞
青年力壯、充滿生機、欣欣向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