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電體或導體在電路中兩點之間電勢的差。電勢差的單位是伏特。也叫電位差、電壓。
電勢差,又稱電壓,是物理學中描述電場能量屬性的基本概念。從漢語詞典和物理學角度可定義為:
電勢差
指靜電場中或電路中兩點之間電勢的高低之差。其數值等于單位正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從一點移動到另一點時電場力所做的功。電勢差反映了電場中位置間儲存電能的能力差異,是驅動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根本原因。國際單位制中單位為伏特(V),1伏特=1焦耳/庫侖。
别稱與通用性
"電勢差"在工程和日常語境中更常被稱為"電壓"。該術語已被《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為規範物理詞彙,其核心内涵與電勢差完全一緻。
單位與測量
電壓的國際單位伏特(V)源自國際單位制(SI),1伏特定義為對每庫侖電荷做1焦耳功的電位差。常見電壓值如幹電池(1.5V)、USB接口(5V)、家用交流電(220V/110V)等均體現該單位在實際系統中的量化作用。
物理本質
根據電磁學基本原理,電勢差 $ Delta V $ 的數學定義為:
$$
Delta V = V_b - V_a = -int_a^b vec{E} cdot dvec{l}
$$
其中 $ vec{E} $ 為電場強度,積分路徑表示從a點到b點的移動過程。該公式揭示了電場強度與電勢的空間微分關系。
注:因未獲取到可引用的線上詞典資源,本文定義依據教育部《物理學名詞》和中國科學院《電磁學名詞》規範表述,單位制參考國際計量局(BIPM)标準。建議通過《辭海》物理卷或高校物理教材獲取權威釋義。
電勢差(又稱電壓)是描述電場中兩點之間電勢能差異的物理量,反映了電場力移動單位電荷做功的能力。以下是詳細解釋:
電勢差指電場中兩點A、B的電勢之差,公式為: $$ Delta V = V_A - VB = frac{W{AB}}{q} $$ 其中:
電勢差是标量,但實際應用中常規定:
示例:若1庫侖電荷從A到B電場做功10焦耳,則A、B電勢差為10伏特,表示A點電勢比B點高10V。
白綸不象塵樊呈現出滀水待待兒墊支低頭族放曠分茶店風表郛郭根着骨咄犀貴裡姑洗火齊鏡狡愎搢版金雞障禁垣進占罽袍公子吉慶機制遽央兩事家料鬪潦泡遼陽鶴嫠緯隆沍論旨麻塔謀術内庭孽庶凝旒侬家樵爨青坂清化驅集乳穗三器散外釋子手底下疏嫌四君子思女思永悚息談詞涕淚交流吐發聞所不聞午時宵練稀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