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俍倡的意思、俍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俍倡的解釋

行走緩慢貌。《楚辭·九辯》“然潢洋而不遇兮” 漢 王逸 注:“俍倡後時,無所逮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俍倡”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1. 基本釋義
    “俍倡”形容行走緩慢的樣子,多用于古漢語語境。例如《楚辭·九辯》中漢王逸注解“俍倡後時,無所逮也”,即用此詞描述行動遲緩的狀态。

  2. 字義分解

    • 俍(liáng):本義為“善、良工”(《集韻》),但在“俍倡”中引申為遲緩、不穩,如《莊子》注“俍傍”指走路跌撞。
    • 倡(chàng):此處讀作“chàng”,與“唱”通假,指行動節奏,而非“倡優”(chāng)的藝人義。
  3. 文獻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王逸對《楚辭》的注釋,形容因行動緩慢而錯過時機(“後時,無所逮也”)。後世如《康熙字典》也沿用此解。

  4. 近義關聯
    可參考“俍傍”(走路不穩)、“蹒跚”等詞,均以雙字疊韻形式描述步态特點。

“俍倡”屬于古漢語中的疊韻聯綿詞,專指行走緩慢的姿态,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典籍注解或文言研究。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楚辭》相關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俍倡

俍倡(liǎng chà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俍」和「倡」兩個部分組成。

「俍」的部首是「亻」,有4畫。它是「兩」的繁體字,意為兩個。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俍」的形态更接近于「兩」。

「倡」的部首是「亻」,有9畫。它是「唱」的古體字,意為發出聲音。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倡」的形态更接近于「謢」。

「俍倡」是由「俍」和「倡」兩個字組合而成的,它的意思是兩人一起唱歌或共同發出聲音。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們倆俍倡了一首動聽的歌曲。

2. 在音樂會上,合唱團的成員們齊聲俍倡着經典曲目。

3. 他們合作俍倡,使得整個表演更加生動有力。

組詞:俍聲(兩人的共同聲音)、俍聚(兩者聚在一處)。

近義詞:合唱、齊唱。

反義詞:獨唱、單人演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