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鸠的意思、桑鸠的詳細解釋
桑鸠的解釋
即布谷鳥。 三國 吳 陸玑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卷下:“今 梁 宋 之間謂布穀為鴶鵴,一名擊穀,一名桑鳩。”參見“ 布穀 ”。
詞語分解
- 桑的解釋 桑 ā 落葉灌木,葉子可以喂蠶,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農具,皮可造紙,葉、果均可入藥。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桑葚。桑農。桑梓(喻鄉裡,故鄉)。滄海桑田(形容世事變遷很大)。桑榆暮景。 姓。
- 鸠的解釋 鸠 (鳩) ū 鳥,鸠鴿科部分種類的統稱:鸠形鹄面(形容人因饑餓而很瘦的樣子)。鸠杖(古代頭上刻有鸠形之杖,年始七十者,由政府授給)。 聚集:鸠合(亦作“糾合”)。鸠集(亦作“糾集”)。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桑鸠”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一、基本含義:指布谷鳥
- 讀音:sāng jiū(拼音)
- 來源:
- 三國時期吳國學者陸玑在《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中提到,梁宋地區(今河南一帶)将布谷鳥稱為“鴶鵴”,别名“擊穀”或“桑鸠”。
- 布谷鳥(學名:Cuculus canorus)是杜鵑科鳥類,因鳴叫聲似“布谷”得名,常被視為農事活動的象征。
二、成語引申義:比喻停留某處
- 含義:
- 字面指“禽鳥停留在桑樹上”,引申為“人在某地滞留不肯離去”。
- 例如形容人因留戀或固執而長期停留某地。
- 使用場景:
- 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帶有一定比喻色彩,如:“他如桑鸠般守着老宅,不願搬遷。”
- 動物學意義:桑鸠是布谷鳥的别稱,多見于古代文獻。
- 文化引申義:作為成語使用時,強調“滞留”的行為。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等古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桑鸠》是什麼意思?
《桑鸠》是一個成語,意思指的是夫妻相安無事、和睦相處的樣子。它可以用來形容夫妻之間互相關愛、和諧相處的生活狀态。
桑鸠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桑鸠》的拆分部首是木和鳥,它的總共有11個筆畫。
桑鸠的來源
《桑鸠》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中的《桑扈》篇。原文描述了一對桑樹上停歇的鳥兒。後來,人們引申出了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夫妻和睦相處的美好場景。
桑鸠的繁體
《桑鸠》的繁體字為「桑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桑鸠》的字形可能略有不同,但整體上仍然表達了夫妻和睦相處的意思。
桑鸠的例句
1. 夫妻恩愛,真是一對桑鸠。
2. 他們一家人好像一隻桑鸠,和睦相處。
桑鸠的組詞
桑樹、鸠鳥。
桑鸠的近義詞
夫唱婦隨、鸾鳳和鳴。
桑鸠的反義詞
水火不容、敵對矛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