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闾井的意思、闾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闾井的解釋

(1).房屋、水井等建築物。 南朝 宋 何承天 《安邊論》:“猋騎蟻聚,輕兵鳥集,竝踐禾稼,焚爇閭井,雖邊将多略,未審何以禦之。” 唐 王維 《淇上田園即事》詩:“日隱桑柘外,河明閭井間。” 唐 韓愈 《唐正議大義尚書左丞孔公墓志銘》:“古之老於鄉者,将自佚,非自苦,閭井田宅具在,親戚之不仕與倦而歸者,不在東阡在北陌,可杖屨來往也。”

(2).闾裡,居民聚居之處。 唐 韋應物 《寄柳州韓司戶郎中》詩:“春風吹百卉,和煦變閭井。” 宋 梅堯臣 《送仲文》詩:“三年不出戶,孝行閭井聞。”《明史·趙世卿傳》:“ 世卿 復言脂膏已竭,閭井蕭然,喪亂可虞,揭竿非遠,不及今罷之,恐後将無及。” 清 惜秋 旅生 《維新夢·裁官》:“這官呵,無補聖明高,倒不如廢卻了,閭井息喧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闾井”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指代房屋、水井等建築物

這一含義強調具體的居住設施,常見于曆史文獻中。例如:

2.泛指居民聚居的村落或街巷

此時“闾井”更側重社會聚居的抽象概念,如:

補充說明

以上解釋綜合了多部古籍例證及權威詞典釋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典》或相關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闾井

闾井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闾”和“井”。

拆分部首和筆畫

“闾”字由門部和女字旁組成,共有8個筆畫;“井”字由二次半部組成,共有4個筆畫。

來源

闾井這個詞語主要出自于《尚書•周書•蔔居》:“康叔牛闾井,胥徙之,逮于神。”其中“闾井”意為“康叔的水井”,表述了康叔遷徙家居時所帶走的重要器物之一。

繁體

闾井的繁體字為“閭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演變和變革。對于“闾井”這個詞語,古時候的漢字寫成:“闠井”。

例句

1. 農村的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闾井,供應生活用水。
2. 這座村莊的闾井非常古老,有着幾百年的曆史。

組詞

闾井的組詞有:闾地、闾候、井鹽等。

近義詞

闾井的近義詞有:水井、家井、村井。

反義詞

闾井的反義詞是“無井”,表示缺少井水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