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土糞的意思、土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土糞的解釋

[compost] 用糞尿攙上幹草、垃圾等堆制而成的農家肥料

詳細解釋

我國北方的一種重要農家肥料。由糞尿摻土(或用墊圈土),雜以少量幹草、垃圾、污水等堆制而成。因原料不同,成分差異頗大。一般宜作基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土糞是漢語中一個傳統農用詞彙,特指一種由多種有機物料混合堆漚而成的農家肥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結合權威來源說明:

一、基本定義

土糞指将人畜糞便、草木灰、作物稭稈、生活垃圾等有機廢棄物與泥土按比例混合,經長時間堆積發酵腐熟後形成的有機肥料。其核心特征在于“土”與“糞”的結合,既包含肥效成分,又通過泥土吸附養分、調節質地(《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二、成分與制作

主要成分包括:

三、農業用途

  1. 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闆結,增強保水保肥能力(農業農村部《有機肥料技術指南》)。
  2. 基肥施用:作為農作物底肥,緩慢釋放養分,適合大田作物如小麥、玉米等(《中國土壤肥料》,農業科技期刊)。

四、注意事項

現代農業中需注意: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符合原則):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商務印書館官網
  2.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 - 中國農業出版社
  3. 農業農村部《有機肥料技術指南》 - 農業農村部政府網站
  4. 《肥料學》教材 -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官網
  5. 生态環境部《農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準》 - 生态環境部政府網站

(注:為保障信息可靠性,上述來源均引用國内權威機構公開出版物或官方網站文件,避免無效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土糞是北方傳統農家肥料,指通過混合糞尿、泥土及有機廢棄物堆制而成的有機肥料。以下從定義、制作、用途、特點四方面綜合解釋:

  1. 定義與構成 土糞以人畜糞尿為基礎,摻入墊圈土、幹草、垃圾、污水等原料,經堆漚發酵制成。其名稱中的“土”既指摻入的泥土,也體現北方地域特色。

  2. 制作方法

    • 原料配比:主料為糞尿(約30%-50%)與泥土(50%-70%),輔以少量稭稈、廚餘等有機物。
    • 堆制過程:采用分層堆積法,通過微生物分解作用腐熟,通常需要2-3個月完成發酵。
  3. 主要用途 作為基肥施用,特别適合北方旱作農業,能改良土壤結構、增強保水保肥能力。例如種植小麥、玉米前翻入土壤深層。

  4. 特點與局限

    • 成分差異大:因原料來源多樣,氮磷鉀含量波動明顯(如氮含量約0.3%-0.6%)。
    • 肥效持久:有機質含量達15%-25%,但釋放緩慢,需配合速效肥使用。
    • 衛生風險:傳統堆制可能攜帶病原體,現代多采用高溫發酵技術優化。

注:該詞在方言中偶作貶義比喻(如“土糞不如”形容低賤事物),但農業領域主要用其本義。

别人正在浏覽...

安緩阿侬佳璧品蔔骨不露鋒铓不怿草莢超幽持頤寵貴次且大羅氏诋挫定租複試歌風寒服花镳花廠黃馬袿互譌貨赀匠籍角标教育積骸籍記經編今文尚書積輕铿瞑牢九淩尚祿位銘泐南箕北鬥婥婥瓢潑大雨平臯鉗掣岐道清瀓邛钜崷崒齊嶄嶄戎校榮埶矢死詩席式樣熟分死仗痠疼桃花源瓦狗頑拙偉壯溫氣吳箋相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