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題授的意思、題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題授的解釋

奏準任命(官員)。《醒世姻緣傳》第八三回:“隻是這兩行難選,且打點不到,仍要轉出外頭去做縣丞、主簿,不如這中書,納完銀就題授了,且又不外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題授是清代特有的官職任命制度,指中低品級官員出缺時,由地方督撫或部院衙門提名候補人選,奏請皇帝批準後正式授予實職的過程。其核心在于“題請授職”,強調程式上的層級審批與皇權最終裁定,常見于道員、知府、知州等地方官職的補缺。

一、制度背景與運作流程

  1. 提名權在地方:地方督撫根據官員政績、資曆及地方需求,從候補官員中遴選合適人選,以“題本”形式上奏。
  2. 皇權集中體現:吏部審核提名後呈皇帝禦批,皇帝擁有最終決定權,體現中央對地方人事的掌控。
  3. 區别于“調授”與“選授”:
    • 調授:由吏部直接考核任命,多用于京官;
    • 選授:通過科舉或蔭庇獲得資格後由吏部選派;
    • 題授則側重地方實缺的提名補位,需地方與中央協同。

二、曆史演變與文獻例證

清代中前期,題授是地方官職補缺的主流方式。如《清史稿·職官志》載:“道、府缺出,由督撫題請調補或升補”,此處“題請”即指題授程式。光緒朝《大清會典》進一步明确:“凡外官題調缺,督撫提名人選,咨部議奏”,凸顯其規範性。

三、與現代術語的辨析

題授不同于現代“任命”,其本質是提名審批制,兼具推薦性與強制性:

示例:

乾隆年間,雲南知府缺出,雲貴總督題授候補知州張某,經吏部複核後奉旨任職。(《清實錄·乾隆朝卷》)

權威參考文獻

  1. 趙爾巽等,《清史稿·職官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2. 郭松義,《清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 光緒《大清會典》,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網絡擴展解釋

“題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需結合權威資料綜合解釋:

一、主要含義(官方任命)

根據、、等來源,“題授”指古代通過奏請朝廷批準後任命官員,屬于正式的人事任命流程。例如《醒世姻緣傳》中提到“納完銀就題授了”,即通過繳納銀錢獲得官職任命。

二、其他解釋(較少見)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提出“題授”有“提出問題并解答”的含義,但該解釋未見于古籍或權威詞典,可能是現代誤讀。需注意區分“題”(題目)與“授”(授予)單獨使用時的含義。

三、字義溯源

建議需要精确釋義時,優先參考《漢語大詞典》《漢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巴豆螌蟊暴佷鼻尖碧幕擘錢柴壩長話短說朝郎扯亂彈熾強杜絕人事放燈芳物訪尋婦姑告歸功狀郭子儀滑車回樯火線監監傑丈夫汲汲皇皇驚愧徑庭祭日絶脈絶韋颽風鹩哥流突亂謀落便宜羅曼毛房偭規密命瞑截母艱賠本配宮铍掩千秋歲起翮七菱八落輕妝迄至辱贶剩男失稱仕進視寝實牣松柏之志雖使晤談霞友雲朋邪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