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柴壩的意思、柴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柴壩的解釋

在含沙量高、泥沙河床的河流上築成的臨時性攔水建築物。《人民日報》1974.12.4:“他們在 蘆河 上築柴壩,挖壕引水,拉沙造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柴壩”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1. 水利工程術語
    指在含沙量高、泥沙河床的河流上築成的臨時性攔水建築物。這種結構通常用于防洪、引水或拉沙造地等工程,例如《人民日報》1974年記載的蘆河治理案例:通過築柴壩、挖壕引水來改造沙地。

  2. 結構與材料特點
    柴壩多由雜草、樹枝、泥沙等簡易材料堆砌而成,與永久性的“金石之壩”(如混凝土壩)形成對比,強調其臨時性和低成本特性。

  3. 引申比喻義(較少用)
    在部分語境中,可比喻事物雜亂無章、難以整理的狀态,但此用法多見于文學性描述,并非主流含義。

  4. 實際應用場景
    常見于泥沙含量高的河流治理,例如我國黃河流域的早期水利工程中,柴壩曾被廣泛用于控制水流和改善土地條件。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工程案例或方言用法,可參考《人民日報》曆史報道或地方水利志。

網絡擴展解釋二

《柴壩》一詞的意思:柴壩是一個漢字詞組,指用柴木搭建的堤壩或籬笆,用于防止水流過境或用于堆放柴火的場所。 拆分部首和筆畫:柴壩可以拆分為木(木頭)和土(土地)兩個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9畫。 來源:《柴壩》一詞的來源較為簡單明了,即由描述用柴木建造的堤壩或籬笆而來。 繁體:《柴壩》的繁體字為「柴壩」。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根據曆史和時代的變遷而有所不同,因此《柴壩》的古時候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不過基本上,其表達的含義應仍與今天相似。 例句:1. 家裡的柴壩堆得整整齊齊,準備過冬了。 2. 農民們用柴壩圍起來的場地,在那兒晾曬着谷物。 組詞:柴壩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一些相關的詞語,例如: 1. 柴火:指用來取暖或做飯的柴木。 2. 堤壩:指攔阻水流或積水的建築結構。 3. 籬笆:指用來圍住或分隔區域的竹木或金屬條制成的結構。 近義詞:柴壩的近義詞可能包括: 1. 柴垛:指用柴木堆成的成堆的木柴。 2. 木栅:指由木材搭建的隔離或圍欄結構。 反義詞:柴壩的反義詞可能包括: 1. 水流:指水流經過的狀态或行為。 2. 開放:指沒有圍起來或封閉的狀态。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