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桃李之教的意思、桃李之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桃李之教的解釋

指老師的教誨。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延師》:“今日吉辰,來拜了先生。學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煩桃李之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桃李之教"是漢語中具有深厚文化意涵的成語,特指教師對學生悉心培育的行為。該詞最早見于古代典籍對師道傳承的記載,《韓詩外傳》卷七以"夫春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食其實"比喻教師培養人才的過程。其核心含義可從三方面解析:

一、詞源考據 "桃李"作為意象載體,源自《史記·李将軍列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故,經引申成為人才代稱。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明确标注該成語屬"偏正式結構",作賓語時專指師長的教誨(第七版,第1273頁)。

二、語義分層

  1. 本體義:指具體的教學行為,如《全唐詩》載白居易"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即取此意
  2. 象征義:蘊含"春風化雨"的教育理念,強調潛移默化的育人效果,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将其納入《中華成語大辭典》教育類目(2019修訂版)。

三、當代應用 在語用層面,該成語多用于學術領域或正式文書,如《人民日報》在教師節專題報道中多次引用,形容優秀教師群體(2023年9月10日第5版)。其近義詞"門牆桃李"、"誨人不倦"等共同構成漢語尊師重教的語義網絡。

網絡擴展解釋

“桃李之教”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táo lǐ zhī jiào,其核心含義是指老師的教誨。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成語字面意為“桃樹和李樹的教導”,但實際引申為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其中“桃李”常用來比喻學生(如“桃李滿天下”),而“教”則強調師者的教導作用。

2.出處與典故

源自明代戲曲家湯顯祖的《牡丹亭·延師》,原文寫道:“學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煩桃李之教。”。此處“蒲柳之姿”是自謙資質平庸,反襯出對老師高尚教育的敬重。

3.結構與用法

4.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原始語境,可參考《牡丹亭》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按勞取酬安葬褙子布燮部咨镵入超齡抽藤條床席儲佐啖嚼到伴登秋電須刀蔸子對牀夜雨遏滅恩旨福并剛好高世駭俗圪瘩割宅公種狗沁歌官禀骨渌渌咳嬰鴻徽轟霆花言巧語漸及假天畸迹進當寖廢柯榦孔雀屏款卓量揆連鴻廉約了望哨卯醉秘駕鬧了歸齊裊亸屏捍辟陽侯乾化棋戰區霿塞蔽十過水旗叔獻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鐵柱維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