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鐵柱的意思、鐵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鐵柱的解釋

(1).鐵鑄的柱子。 漢 焦贛 《易林·旅之鹹》:“金樑鐵柱,千年牢固。”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淇水》:“東出今瀆,破故堰,其堰悉鐵柱、木石參用。” 唐 無名氏 《開河記》:“乃有數武夫拽 叔謀 ,脫去其衣,惟留犢鼻,縛鐵柱上,欲以銅汁灌之。” 宋 蘇轼 《兩橋詩·西新橋》:“千年誰在者,鐵柱 羅浮 西。”

(2).即柱卷。語出《後漢書·輿服志下》:“法冠,一曰柱後,高五寸,以纚為展筩,鐵柱卷,執法者服之。” 劉昭 注引 荀綽 《晉百官表》:“鐵柱,言其厲直不曲橈。” 唐 儲光羲 《晚次東亭獻鄭州宋使君文》詩:“鐵柱勵風威,錦軸含光輝。” 唐 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詩:“豸冠簪鐵柱,螭首對金鋪。”參見“ 柱卷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鐵柱”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結合古代文獻和現代用法解釋如下:

一、本義解析

  1. 鐵鑄的柱子
    指用鐵鑄造的支柱,常用于建築或象征性設施。
    例證:

    • 漢·焦贛《易林》提到“金樑鐵柱,千年牢固”,形容其堅固特性。
    • 北魏郦道元《水經注》記載淇水古堰使用鐵柱與木石混合結構。
    • 宋代蘇轼詩中“鐵柱羅浮西”亦指實體鐵制建築構件。
  2. 古代冠飾部件(柱卷)
    特指執法者冠冕上的鐵制裝飾,象征剛直不阿。
    來源:

    • 《後漢書·輿服志》記載“法冠以鐵柱卷為飾”,劉昭注引《晉百官表》解釋為“厲直不曲桡”。
    • 唐代溫庭筠詩句“豸冠簪鐵柱”即描述此物。

二、現代引申義

在部分網絡語境中,衍生出兩種比喻:

  1. 形容人性格堅韌、身體強健(如“鐵柱般的意志”);
  2. 指對待情感或原則态度堅決、不易動搖。
    需注意此類用法尚未收錄于權威辭書,多為非正式表達。

以上内容綜合自《漢典》《水經注》等古籍及網絡釋義,完整文獻可參考來源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鐵柱

鐵柱,拆分部首和筆畫:金庖刀、|才夕。來源于民間傳說故事《鐵柱吊車神》,講述了一個力大無比的英雄人物。在現代漢字字典中,該詞作為一個成語引申為“強大的支撐力量”的意思。

繁體字

《鐵柱》的繁體字為「鐵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據研究,古時候的「鐵柱」寫作「鐵助」。由于字形和構造的變化,隨着時間的推移,「鐵助」逐漸演變為現代的「鐵柱」。

例句

1. 他的信念就像一根堅定的鐵柱,給他力量戰勝困難。

2. 這個社團的活動無私奉獻,為社區搭建起一座座鐵柱。

組詞

鐵繩、柱子、鐵櫃、鐵鍊、支柱、鐵架、鐵壁

近義詞

支柱、堅柱、頂梁柱、主力、棟梁

反義詞

軟柿子、脫櫃、懸鈴木、搖動、無力、支離、攪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