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鐵柱的意思、鐵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鐵柱的解釋

(1).鐵鑄的柱子。 漢 焦贛 《易林·旅之鹹》:“金樑鐵柱,千年牢固。”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淇水》:“東出今瀆,破故堰,其堰悉鐵柱、木石參用。” 唐 無名氏 《開河記》:“乃有數武夫拽 叔謀 ,脫去其衣,惟留犢鼻,縛鐵柱上,欲以銅汁灌之。” 宋 蘇轼 《兩橋詩·西新橋》:“千年誰在者,鐵柱 羅浮 西。”

(2).即柱卷。語出《後漢書·輿服志下》:“法冠,一曰柱後,高五寸,以纚為展筩,鐵柱卷,執法者服之。” 劉昭 注引 荀綽 《晉百官表》:“鐵柱,言其厲直不曲橈。” 唐 儲光羲 《晚次東亭獻鄭州宋使君文》詩:“鐵柱勵風威,錦軸含光輝。” 唐 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詩:“豸冠簪鐵柱,螭首對金鋪。”參見“ 柱卷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鐵柱的漢語詞典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金屬實體)

指鐵鑄的圓柱形物體,具有承重、支撐或固定功能。《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其核心含義為“鐵制的柱狀物”,常見于建築、機械及公共設施領域,如橋梁墩柱、設備基座等。

二、建築與工程應用

在工程術語中,鐵柱指承載結構荷載的金屬立柱。例如:

三、文化象征意義

鎮水神物:傳說大禹治水時鑄鐵柱鎮鎖蛟龍,後衍生為“鎮江鐵柱”的民俗符號(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詞典》)。

道教法器:部分道觀立鐵柱象征“定地脈”,如武漢禹功矶禹稷行宮鐵柱(《道教大辭典》)。

四、地名與專有名詞

地理标識:江西南昌“鐵柱萬壽宮”因唐代鎮蛟鐵柱得名(《中國地名大辭典》)。

文獻典故:《水浒傳》中“黑旋風扯诏謗徽宗”情節提及“鐵柱”,喻指穩固的皇權象征(人民文學出版社注釋本)。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2. 譚徐明《中國水利史辭典》
  3.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土木工程名詞》
  4.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詞典》
  5. 胡孚琛《道教大辭典》
  6. 崔乃夫《中國地名大辭典》
  7. 施耐庵《水浒傳》(人民文學出版社注釋版)

網絡擴展解釋

“鐵柱”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結合古代文獻和現代用法解釋如下:

一、本義解析

  1. 鐵鑄的柱子
    指用鐵鑄造的支柱,常用于建築或象征性設施。
    例證:

    • 漢·焦贛《易林》提到“金樑鐵柱,千年牢固”,形容其堅固特性。
    • 北魏郦道元《水經注》記載淇水古堰使用鐵柱與木石混合結構。
    • 宋代蘇轼詩中“鐵柱羅浮西”亦指實體鐵制建築構件。
  2. 古代冠飾部件(柱卷)
    特指執法者冠冕上的鐵制裝飾,象征剛直不阿。
    來源:

    • 《後漢書·輿服志》記載“法冠以鐵柱卷為飾”,劉昭注引《晉百官表》解釋為“厲直不曲桡”。
    • 唐代溫庭筠詩句“豸冠簪鐵柱”即描述此物。

二、現代引申義

在部分網絡語境中,衍生出兩種比喻:

  1. 形容人性格堅韌、身體強健(如“鐵柱般的意志”);
  2. 指對待情感或原則态度堅決、不易動搖。
    需注意此類用法尚未收錄于權威辭書,多為非正式表達。

以上内容綜合自《漢典》《水經注》等古籍及網絡釋義,完整文獻可參考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暗溝敗衣白雉暴舉拔擢熚熚禀分采運草堂差戾乘法鸱夷沖降春殘湊搭呆獃獃典理端石發迎會親覆按崗巒規誨歸正首丘谷日衡連珠鶴甃轟擊後稺火燒雲滹沱麥飯迦梨郊戒勖金錍姱嫮獵禁離闊鳴冤叫屈目别彙分拟則偶變投隙篣格評刑玱玱起廢戎士鱓更讪語暑雪撻責騰翥天壤之隔剔燈鐵輪題牌托物引類托運踠踠香庫笑傲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