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卢逐块的意思、韩卢逐块的详细解释
韩卢逐块的解释
比喻白费精力。
词语分解
- 韩卢的解释 亦作“ 韩子卢 ”。亦作“ 韩獹 ”。. 战国 时 韩国 良犬,色墨。《战国策·秦策三》:“以 秦 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譬若放韩卢而逐蹇兔也。” 鲍彪 注:“韩卢,俊犬名。《博物志》:‘ 韩
- 块的解释 块 (塊) à 成疙瘩或成团的东西:土块儿。 量词,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一块地。两块糖。 量词,用于银币或纸币,等于“圆”:一块钱。 笔画数:; 部首:土;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韩卢逐块(hán lú zhú kuài)是汉语中一则具有寓言性质的成语,其释义与典故可归纳如下:
一、词源与典故
该成语出自宋代佛教典籍《景德传灯录》,原文记载:"师曰:'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牛觅牛。'进曰:'如何是即心即佛?'师曰:'韩卢逐块。'"。故事以韩国名犬"韩卢"追逐土块而忽略真正猎物为喻,暗讽舍本逐末的行为。
二、词义解析
- 字面结构:"韩卢"指战国时期韩国培育的猎犬名种,《战国策·秦策》记载"韩卢者,天下之壮犬也";"逐块"即追逐土块石块。
- 引申含义:比喻做事本末倒置,或指被表象迷惑而忽略本质,与成语"买椟还珠"构成近义关系。《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将其释义为"舍本逐末的愚行"。
三、语言学特征
该成语属主谓结构复合词,在语法运用中多作谓语或宾语,如"这般考证实属韩卢逐块"。清代《通俗常言疏证》记载其已作为固定成语流通于文人群体,现代多用于书面语体。
网络扩展解释
“韩卢逐块”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1.基本释义
- 核心含义:比喻白费精力、徒劳无功。
- 具体意象:“韩卢”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猎犬,以善跑著称;“逐块”指追逐土块。字面意思是让猎犬去追无意义的土块,暗指行为与目标不匹配,导致浪费精力。
2.出处与背景
- 文献来源:最早出自宋代释普济的《五灯会元》,原文为:“直须狮子咬人,莫学韩卢逐块。”
- 上下文:原句通过对比“狮子咬人”与“韩卢逐块”,强调做事应抓住核心而非流于表面。
3.用法与结构
- 语法结构:主谓式成语,通常作宾语使用。
- 语境示例:
- 现代用法:常用于批评无效努力,如“制定计划若脱离实际,无异于韩卢逐块”。
- 古代用法:禅宗语录中多用于警示修行者勿被外物所迷。
4.延伸知识
- 异文记载:部分文献中“卢”写作“獹”,如《五灯会元》异文版本中的“韩獹逐块”。
- 关联成语:与“韩卢逐逡”(比喻追逐虚幻之物)含义相近,但后者更强调目标的不切实际。
该成语通过生动的比喻,揭示了目标与行动脱节导致的无效性,适用于学术、职场等需强调效率的场景。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用于正式褒义描述。
别人正在浏览...
避节冰棍博学鸿词步位沧州酒称体裁衣串道串捏低簪肺府服众甘美贡道诃宅迦红嘴绿鹦哥后台惠君机柄积草池杰伟井室金真跼蹙醵率刊授客舱匡补连霏灵变卖交门额面老鼠庙乐抹杀霓云飘茵乾茨腊凄悷撒诳晌睡上主生息神怡心旷十三环金带説场司配令素净泝游闛阖檀心逃祸童骑通裙纤埃仙蟾详说闲蹊哓哮协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