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权柄。《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奚必使中正干銓衡之机於下,而执机柄者有所委仗於上,上下交侵,以生纷错哉?”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德宗 在位久,益自揽持机柄,亲治细事,失君人大体。”
(2).重任。《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 王君廓 反覆,不可委以机柄,宜早除去。” 宋 王巩 《王氏谈录·性贵平淡》:“盖宰制方物等之公平,甄别不差,足任机柄耳。”
(3).掌握事物关键的重要手段。 唐 白居易 《论孙璹张奉国状·张奉国》:“一则明劝忠贞,二则闇销祸乱。圣人机柄,正在於斯。”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以天道为愚民的政策,以德政为操持这个政策的机柄,这的确是 周 人提出来的新的思想。”
(4).指枪栓。《革命民歌集·到处红旗风飘飘》:“赤卫队吹冲锋号,靖卫狗子没处逃,丢下枪枝和子6*弹,拿着机柄来求饶。”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机柄汉语 快速查询。
机柄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复合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其核心释义可分为两方面:
一、机械构件 指机械装置中起控制或传动作用的手柄部件,例如缝纫机的转轮手柄、机床的操作杆等,属于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术语。
二、比喻性概念 引申为“权柄”或“手段”,常见于文学及历史文献。例如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中“执持机柄”指掌握权力核心,明代《玉镜新谭》用“窃弄机柄”形容暗中操控局势的权谋手段。
“机柄”一词主要有以下含义和用法,结合不同语境可作多种解释:
权柄/权力核心
指政治或管理中的核心权力,常与决策权相关联。例如《三国志·魏志》提到「机柄」作为统治权的象征。
重大责任
指承担重要职责或任务,如《资治通鉴》中「不可委以机柄」强调对关键职务的谨慎任用。
关键手段或方法
引申为掌控事物的核心策略,如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分析周朝政策时,将「机柄」解释为德政与愚民政策的结合手段。
枪械部件(枪栓)
在军事语境中特指枪栓,如革命民歌中「拿着机柄来求饶」描述缴械投降的场景。
使用场景:
如需更深入的历史文献例证,可参考《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古籍。
霸夫拔济剥壳北烛髟髟兵戎相见补衣苍甿拆裂唱到吃蝨子留后腿传敏荡目道阶大牲大弦子戏粉坊风月门庭干燥症含叹恒河衡笄猴王荒诞活套头狐狨奸谗景功金母絶怜窾缺乐倡奁赠辽城鹤甪里先生麦子麻列眇藐敏慧摩尼教木牐牌金碛月三聚山沓射礼绳案鼪径生炁沈练市步枢轴恬不为怪天帚眺瞻贴补通神无贷无铨次消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