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海岱的意思、海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海岱的解释

今 山东省 渤海 至 泰山 之间的地带。 海 , 渤海 ; 岱 , 泰山 。《书·禹贡》:“ 海 岱 惟 青州 。” 孔 传:“东北据 海 ,西南距 岱 。” 唐 杜甫 《登兖州城楼》诗:“浮云连 海 岱 ,平野入 青 徐 。” 明 何景明 《送王梦弼之高邮》诗:“风节云霄上,霜威 海 岱 间。” 清 顾炎武 《济南》诗之二:“百战只愁今 海 岱 ,一麾犹足定 青 徐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海岱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地理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代中国古代东部沿海至泰山一带的广袤区域,尤以今山东省为主体,兼具地理方位与人文象征的双重意义。以下从权威辞书与典籍角度详述其释义:

一、地理范围

指以泰山为中心,东至黄海、渤海,北至渤海海峡,南至淮河流域的广大区域。该词源于古代华夏文明对东方地理的认知,“海”指东部海域,“岱”即泰山别称,合称象征山海之间的辽阔地带。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5卷第1286页:“海岱,古地区名。海指东海(一说渤海),岱即泰山。泛指东海与泰山间之地,相当于今山东省及苏北、皖北一带。”

二、历史行政区划指代

西汉武帝时设十三刺史部之一的“青州刺史部”,因辖境东临渤海、西至泰山,故别称“海岱”。其范围涵盖今山东半岛及鲁中、鲁西地区,为汉代重要行政区域。

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072页:“海岱,西汉青州刺史部的别称……因其地东濒海、西至岱宗(泰山)得名。”

三、文化象征意义

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海岱”在典籍中常被赋予文化意象,象征东方文明高地。如《尚书·禹贡》载“海岱惟青州”,将其列为九州之一,凸显其政治经济地位;后世文人亦以“海岱清士”喻指品行高洁之士。

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修订版)第1820页:“海岱……后亦用以泛指齐鲁文化区域,或作为东方地域的代称。”

四、现代延伸用法

当代语境中,“海岱”多见于历史、考古领域,特指以山东为中心的“海岱文化区”,涵盖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如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实证。

来源:《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第236页:“海岱文化区……以泰沂山系为中心,包括山东全境及苏皖北部、豫东、冀东南地区。”


参考文献:

  1. 罗竹风 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
  2. 史为乐 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3. 何九盈 等 修订《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
  4. 王巍 总主编《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

网络扩展解释

“海岱”是一个具有历史地理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及扩展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海岱”指中国山东省境内渤海至泰山之间的区域,其中“海”指渤海,“岱”即泰山(古称“岱宗”)。这一概念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海岱惟青州”的记载,意为渤海与泰山之间的古青州地域。

2. 历史文献中的体现

3. 文化扩展概念
现代考古学提出“海岱文化区”概念,指以泰山为中心,包括山东、苏北、皖北等地的文化区域,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该概念由学者高广仁、邵望平提出,体现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的文化独特性。

4. 现代应用

需注意:低权威来源中提到的“军事地带划分”等解释(如)与主流定义无关,建议以权威文献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昂昂自若蚌酱包举暴熭巴且八所港避咎不看金面看佛面恻然镵镌朝恩蛏干大頀单传当国盗嫂打算刁风迩后烦黩梵学凤饼负电荷改造干脆利落杠盖骨粉换字文章坚陈济用均分琨玉秋霜朗调烂子老俵冷饮连襟柳暖花春丽宇龙雏秘宝能鄙劈啪劈头劈脸破冰弃壤七曜历全科群学柔桨睿谋啬吝生庚四生贴出题劒辋川鰕槎祥麟象意